最近好多朋友問我關於香港公共房屋嘅選擇,特別係綠置居同埋居屋,呢兩個方案真係令好多人頭痛。我自己都幫過幾個親戚處理過申請,發現唔少人攪唔清兩者嘅差異,結果揀錯咗就後悔莫及。今日就同大家深入傾下,唔係咩專家分析,純粹係我嘅親身觀察同埋經驗分享,希望幫到你哋少少。
先講綠置居啦,呢個計劃主要係俾公屋租戶嘅機會,等佢哋可以升級買到平價單位。我記得舊年幫表姐申請時,佢住咗公屋十幾年,終於等到抽籤機會。綠置居嘅單位通常係新樓或者翻新嘅居屋,價錢真係平到笑,可能只係市價嘅三成左右,但係申請資格好嚴格,必須係現有公屋租戶,仲要冇其他物業。轉售限制就緊啲,買咗之後頭五年唔可以轉讓,就算賣返俾政府都有限制價,等於鎖死咗筆錢。
居屋呢,就開放俾更多普通市民,唔一定要公屋背景。好似我同事阿強咁,佢係首次置業,人工唔算高,但申請居屋都抽中咗。居屋單位通常係新建項目,價錢大約市價嘅六到七折,申請資格寬鬆啲,只要家庭收入唔超過限額就得。轉售方面,買咗兩年後就可以自由賣出,但補地價嘅問題要小心,萬一樓市跌咗,補價可能蝕本。我見過有人貪平買居屋,結果幾年後想換大屋,發覺手續煩到喊。
點樣揀好呢?真係要睇返自己嘅狀況。如果你已經住緊公屋,綠置居絕對係首選,平價入手仲可以釋放公屋資源幫其他人。但係,如果你係年輕人想第一次買樓,居屋彈性大啲,尤其係資金有限嘅話,申請成功率都高。記住,財務規劃好關鍵,我建議先計清楚首期同埋供款能力,例如綠置居可能只需幾十萬首期,但居屋就要預留多啲現金流。仲有,申請時機好重要,政府每年推新盤,最好睇定樓市週期再出手,避開高峰期。
長遠嚟講,買呢類房屋唔係終點,而係起步點。綠置居轉售難,但係住得穩定;居屋易轉手,但補地價風險高。我嘅心得係,諗清楚未來五年計劃,如果諗住生小朋友或轉工,就揀彈性大嘅方案。總之,千祈唔好貪一時平價,結果困住自己。希望呢啲經驗幫到你哋避開地雷,穩陣上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