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逛超市水产区,看到冰台上那块块雪白无刺的“龙利鱼柳”,心里总会泛起一丝熟悉又陌生的感觉。熟悉的是它滑嫩的口感和百搭的烹饪方式,陌生的是旁边标签上五花八门的英文名字:Basa, Pangasius, Swai, 有时甚至直接标着“White Fish Fillet”… 这龙利鱼,在国外到底叫什么才正宗?点菜时又该怎么念才不露怯?这看似简单的问题,水还挺深。
我得先泼盆冷水:我们常吃的那种价格亲民、大片雪白的“龙利鱼柳”,绝大多数情况下,它的真身并非海洋里的“龙利鱼”(学名通常指舌鳎科 Soleidae 的鱼,比如欧鳎)。它其实是淡水养殖的鲶鱼家族成员!更准确地说,是来自东南亚湄公河流域的两种主要鲶鱼:低眼巨鲶(Pangasianodon hypophthalmus)和博氏巨鲶(Pangasius bocourti)。这就像在国内,你叫它“龙利鱼”大家秒懂,但在国际市场上,它有自己的“身份证”。
所以,下次在英文菜单或包装上,你大概率会碰到这几个名字:
1. Pangasius (发音:Pan-GAY-zee-us / pænˈɡeɪziəs /): 这是最接近“官方”的属名,涵盖了巨鲶属的多种鱼。念的时候重音在第二个音节“GAY”上,尾音“us”像“us”但不拖长,轻轻带过。这个词本身就带着浓厚的东南亚风味。
2. Basa (发音:BAH-sah / ˈbɑːsɑː /): 这个名号在欧美超市和餐厅里简直如雷贯耳,几乎成了这种鱼的代名词。它其实是越南语中对低眼巨鲶(Pangasius bocourti)的特定称呼。发音简单,重音就在第一个音节“BAH”,后面“sah”像“萨”字拉平一点。
3. Swai (发音:SWY / swaɪ /): 这个名字在美国等地也挺常见,主要指另一种巨鲶(Pangasianodon hypophthalmus)。发音和英文单词“why”押韵,就是“SWY”一个音节搞定。
4. Tra (发音:TRAH / trɑː /): 这个相对少见些,也是越南语中的一种称呼。
5. River Cobbler / Vietnamese Cobbler: 这是比较形象的俗称,点出了它淡水鱼的身份(River)和类似鳕鱼的口感(Cobbler有时指鳕鱼类)。
那么,真正的、海洋里的“龙利鱼”(比如欧鳎、半滑舌鳎等)英文叫什么呢?它们通常被称为 Flatfish(比目鱼/鲽鱼) 下的具体种类:
Dover Sole (发音:DOH-ver SOLE / ˈdoʊvər soʊl /): 这是最顶级、最昂贵的种类之一,主要指欧洲沿海的欧鳎(Solea solea)。发音注意“Dover”像“都佛”,“Sole”和“灵魂”的“soul”同音,但指的是鱼。点它可得捂紧钱包。
Lemon Sole (发音:LEM-ən SOLE / ˈlɛmən soʊl /): 虽然名字带柠檬,但和柠檬味无关,也是一种比目鱼,肉质细腻,价格也较高。
Tonguefish (发音:TUNG-fish / ˈtʌŋfɪʃ /): 直译就是“舌头鱼”,有时也用来指代一些舌鳎科的鱼。
现在明白为啥在超市买到的“龙利鱼柳”那么便宜了吧?此“龙利”(淡水鲶鱼)非彼“龙利”(海产比目鱼)。知道了名字和发音,下次点菜或和老外聊海鲜就从容多了。想吃平价嫩滑的鱼柳,大胆点“Basa”或“Pangasius”;想尝尝高端海味,认准“Dover Sole”,记得准备好预算!食材名称背后的故事,往往藏着产地、文化和口味的密码。
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