落雨收柴嘅日子,街上阿姐拎住綜援金同我講:「阿仔,份糧未出,個電費單嚇死人啊。」佢背後係劏房走廊黐到實一實嘅催繳單。香港地,拎緊綜援嘅家庭,好多時就係咁吊住條命,突然要筆錢周轉,真係會諗到私人貸款。但呢條路,行錯一步隨時跌得更深。
話說回頭,綜援戶申請私貸,銀行同財務公司個櫃檯永遠涼過冷氣。你份綜援金唔係「穩定收入證明」,佢哋睇都費事睇。有啲醒目仔會諗:「我報話做散工囉!」醒啊,但借貸文件作假,唔係罰息咁簡單,刑事架。見過深水埗陳伯,畀財務公司告上法庭,就係衰喺張假糧單度,而家連公屋資格都危危乎。
街邊成日見「免文件!特快批!」嘅廣告燈箱閃閃吓,專吼心急人。上個月阿芬信咗間二線財務,借三萬話「手續費」先扣六千,實際年利率計落過百厘,仲要七日還一期。佢拎住張合約手震震問我:「點解還極都係欠緊三萬?」呢啲就係「吸血式短期貸」,專食走投無路嘅人。
真係山窮水盡要借點算?我落區問過社福機構,有啲冷門但合法嘅窿路:有社企同教會搞嘅「應急周轉金」,五千蚊內免息,還款期跟綜援出糧日走;仲有政府擔保嘅「自力更生貸款」,審批睇你培訓計劃書寫得實唔實,唔睇你戶口得幾蚊。不過呢啲要經社工轉介,急唔嚟。
最陰濕係網上「一條龍包裝服務」,話幫你整靚文件呃批核。試過有後生仔畀五千蚊「手續費」,對方收錢即消失,仲留低佢身份證副本。兩個月後,十幾間財務公司追數電話打到綜援屋企爆機——原來資料被賣去造數。
落雨擔遮都要睇路。真係要掂財務公司,死記三件事:睇實「實際年利率」數字(APR),過48%就係法定大耳窿;還款期少過三個月嘅,九成係陷阱;最重要係,合約有無寫「第三方追收費用」條款?有嘅話,還少五百都可能被收幾千蚊「追數費」。
其實全港有廿幾間社福機構做緊「債務重組生命線」,唔使驚醜。見過單親媽媽阿玲,欠八間財務公司共廿萬,經明愛輔導後凍結利息,靠綜援加夜間清潔,四年還清。佢而家成日同人講:「當初驚畀人鬧綜援戶借錢,原來肯面對,先有路行。」
街口賣報紙嘅張叔話得啱:「窮唔係罪,但窮急就出事。」綜援戶個名喺信貸資料庫特別易被標記,借錯一筆,未來五年想租樓裝寬頻都難。雨總會停,與其搏命跳火圈,不如搵社區中心把遮頂住先。
評論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