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得幾年前,我和老婆存了好久的錢,終於決定買下人生第一間房。那時以為存款夠了,結果銀行只肯貸七成,首付差點湊不出來,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。後來靠著一些小技巧,硬是把貸款比例拉到八成五,省下幾十萬壓力。這種事,在台灣房市裡太常見了,今天就想聊聊怎麼優化貸款成數,讓買房不再是夢魘。
所謂房貸成數,簡單說就是銀行願意借你多少比例的房價。像總價一千萬的房子,貸七成只能拿七百萬,自己得掏三百萬當頭期款;但貸到八成五,頭期款只要一百五十萬,差額大得嚇人。這比例高低,關鍵在銀行怎麼評估你的風險。他們看收入穩不穩、信用好不好,還有房子值不值那個價。不是銀行刁難,而是他們怕你還不出錢,連帶影響整體市場。
想拉高貸款比例,先從提升收入證明下手。我當時就是這樣做的:本來薪水單月入五萬,銀行覺得不夠穩。後來我主動找公司開正式薪資證明,加上年終獎金紀錄,甚至兼差接案的收入也一併附上,讓月收看起來衝到七萬多。銀行一看,還款能力變強了,成數馬上多給一成。別小看兼差或副業,只要合法有紀錄,都能當籌碼。當然,別造假,被抓到信用就毀了。
信用評分是另一張王牌。很多人忽略這點,以為按時繳卡費就夠。其實銀行會細查你的負債比、聯徵紀錄。我朋友之前卡債一堆,評分掉到五百以下,貸款被砍到六成。他花了半年清掉小額債務,減少信用卡使用率,還固定存款證明財務紀律,評分回升到七百多,最後貸到八成。養信用像養身體,得長期經營,急不得。
選對銀行和產品也很重要。每家銀行政策不同,有的專攻首購族,成數給得高;有的看地段,精華區房子估值好,貸款比例自然升。我建議多跑幾家比較,別只盯利率低的。像公股銀行常推青年安心成家方案,條件寬鬆,但民營銀行談判空間大,主動提供擔保人或加買房貸壽險,都能當槓桿。記住,你是客戶,大膽開口談,銀行為了搶生意常讓步。
最後,別忘了房產本身價值。買房前多做功課,找專業估價師評估,或選有增值潛力的區域。我當初買的舊公寓,銀行估價偏低;後來請仲介出示周邊成交案例,證明市場行情,硬是把估值拉高,貸款比例跟著漲。這招在房市低迷時特別有用,銀行怕貶值風險,你得用證據說服他們。
總之,優化貸款成數不是魔術,而是策略組合。從收入、信用到銀行選擇,一步步累積實力。買房是人生大事,別讓資金卡關毀了夢想。動手試試,你會發現門沒那麼難開。
【评论】
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