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晚幫鄰居張太整理車庫,她突然紅著眼眶說:「律師通知下周才能動用老張的銀行存款,但房貸後天就到期了。」她丈夫三個月前心肌梗塞過世,原以為身為配偶自然能接管資產,沒想到在加拿大,法律上的「繼承」和實際「掌控財產」之間,隔著一整套繁瑣流程。
作為在溫哥華處理過家族遺產的過來人,我親眼見證過多少家庭因繼承程序卡關陷入經濟困境。即便你是遺囑寫明的第一順位繼承人,在加拿大法律體系裡,銀行帳戶不會自動解鎖,房產不能隨意過戶,甚至連支付喪葬費都可能要自掏腰包墊資。這套制度設計看似冰冷,實則是為保護所有權益關係人——但若你不懂遊戲規則,它就會變成吞噬時間與金錢的黑洞。
律師朋友跟我說過的真相至今難忘:「加拿大繼承法本質是部風險管理機制。」那些公證文件與法庭印章,表面是官僚程序,實則是保護你免遭債主追討、稅局突襲的護盾。當我陪張太在法院拿到遺囑認證書時,她撫著文件上的燙金徽章苦笑:「這張紙比結婚證書還沉。」
評論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