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為一個在金融圈打滾超過十年的老手,我見過太多人辦信用卡只衝著開卡禮,結果年費一扣、福利用不到,白白浪費錢。匯豐的卡種多得眼花撩亂,從基本款到高端卡,選錯一張,每年可能多花幾千塊港幣。今天就來聊聊我親身踩過的坑,幫你避開那些隱形陷阱。
記得去年幫一個客戶分析信用卡組合,他原本用匯豐最入門的Visa Signature,年費免了,但每次出差飛東京,機場貴賓室進不去,還得自掏腰包買旅遊保險。後來換成Premier World Elite,年費要HKD 2,500,乍看貴死人,但光是一年三次的免費機場接送,加上全球Priority Pass無限次使用,算下來省了快一萬塊。關鍵在於你的生活模式——如果你是空中飛人,這張卡的積分換里數比例1:1,比普通卡高出一倍,一趟歐洲來回機票輕鬆到手。
不過別以為高階卡就一定划算。我有個朋友辦了匯豐Visa Infinite,號稱頂級卡,年費HKD 3,800,結果他很少出國,那些豪華酒店優惠和golf球場權益根本用不上,反而被年費咬住。回頭看金卡(HSBC Gold),年費全免,超市消費5%回贈,加上週末餐飲折扣,對小家庭來說更實在。這裡有個秘訣:匯豐的積分系統有「等級加成」,金卡以上消費HKD 4換1里數,普通卡要HKD 6,長期累積差很大。
深度拆解的話,得看你的消費主力在哪。常網購?白金卡(Platinum)有額外5%電商回贈;愛美食?鑽石卡(Diamond)的米其林餐廳買一送一,吃兩次就值回票價。但小心年費陷阱——有些卡首年免年費,第二年就自動扣款,得主動打電話取消。我的建議是,先下載匯豐App跑一遍「卡種比較工具」,輸入你的月消費金額和類別,系統會算給你看哪張卡淨回報最高。
歸根結底,信用卡不是地位象徵,是理財工具。花五分鐘算清楚:年費 vs. 你實際用到的福利,加上積分變現率。像我現在主力用Premier,搭配一張免年費的現金回贈卡當備用,一年下來省了HKD 15,000以上。別盲從廣告,動手試算才是王道。
【評論】
評論:
- 如果常在香港本地消費,很少旅行,白金卡跟金卡比哪個更推?年費差好多但福利好像重疊
- 匯豐積分換里數最近改規則了,新制的1:1還適用所有高端卡嗎?怕被反撸
- 年費自動續約超陰險!上次被扣了3800,打客服吵半天才退,有辦法設定不自動續嗎?
- 鑽石卡的餐廳優惠要預約嗎?官網寫得模糊,用過的人分享下實際體驗
- 學生黨剛出社會,信用額度低,直接辦金卡會過嗎?還是先從普通卡養紀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