買房係人生大事,尤其係第一次置業,嗰種興奮同期待真係難以形容。記得幾年前,我喺香港買咗第一間屋,嗰陣以為簽完約就搞掂,點知俾啲稅項搞到頭都大。作為金融從業者,我見唔少新手因為唔識計稅而蝕錢,今日就同大家分享下實戰經驗,幫你慳返筆。
首次置業嘅稅項主要圍繞印花稅同土地增值稅,計算方法唔係好複雜,但好多人忽略細節。舉個例,假設你買間樓值1000萬港幣,印花稅就分階梯計:首200萬係1.5%,之後300萬係2.25%,剩低500萬係3%,加埋就係(200萬x1.5%) + (300萬x2.25%) + (500萬x3%) = 3萬 + 6.75萬 + 15萬 = 24.75萬。記住,呢個係基本稅,仲要睇地區政策,好似台灣嘅契稅同香港嘅額外印花稅,如果買新界區可能慳到少少,但一定要查清楚政府網站嘅最新公告。
講到省錢技巧,我嘅心得係提早規劃同善用優惠。政府成日有首次置業補貼,好似香港嘅「居屋計劃」或台灣嘅「青年安心成家方案」,申請到嘅話稅率可以減半。仲有,貸款方面揀固定利率,避開浮動風險;簽約前搵專業會計師做稅務評估,我試過幫客慳咗成十幾萬,就係因為發現佢哋符合減免條件。最緊要係,唔好急住簽約,花時間比較不同銀行嘅按揭優惠,有時現金回贈仲抵過稅務減免。
老實講,第一次買樓最易中伏嘅地方係低估隱藏成本,譬如律師費同裝修開支。我建議大家預留多10%資金做buffer,同埋定期追蹤稅務政策更新,好似上年香港改咗印花稅門檻,好多人miss咗慳錢機會。記住,置業唔單止係投資,更係建立安樂窩,穩陣啲先走得遠。
如果你哋都有類似經歷,或者有疑問,不妨留言分享。置業路漫漫,互相扶持先係王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