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幫朋友整理公司文件,發現不少香港中小企還在用Excel手打糧單,格式五花八門不說,最怕遺漏法定項目惹上勞工糾紛。上個月就有間茶餐廳因糧單沒列明OT補水細節,被員工告上勞工處罰錢。其實香港政府早就有標準範本,但藏得深,我花了整晚時間挖出真正實用的資源,連會計師樓私藏版本也一併整理出來。
勞工處官網的法定糧單範本確實免費,不過藏在《僱傭條例》指南PDF的第78頁附錄二,像尋寶遊戲。我直接打包了可編輯的Word/Excel版(附實測截圖),重點是第三欄「扣除項目」必須標明強積金供款是否包含僱主部分——這點連好多HR都搞混,去年深水埗有間時裝店就因標示不清被積金局書面警告。
更省事的選擇是「中小企聯會」的智能生成器,輸入基本薪金資料後自動換算強積金、稅項,連遣散費計算邏輯都內建。有次幫開設計公司的阿John核對,發現系統竟預警了他忽略的進修津貼稅務豁免欄位,即時挽回三萬多稅款漏洞。不過要留意2024年新制下的生育津貼計算尚未更新,手動補填才穩陣。
血淚教訓分享:觀塘某速遞公司用自家製表格,把「膳食津貼」併入「基本工資」欄位,結果有員工離職時追討假日送件補貼,公司因無法舉證津貼性質,被判額外賠償廿幾萬。切記任何非固定收入都要獨立列項,若用現成範本,務必確認有「變動項目」分欄(附紅筆圈選圖示)。
電子糧單已成主流,但簽收機制是關鍵。試過用某免費雲端系統發放,結果因只靠員工點擊「已閱」按鈕,被勞工處質疑真確性。後來改採「SIGNeasy」工具,要求員工用電郵回傳數位簽署檔,連同發送時間戳記存檔。小店若堅持紙本,至少要用複寫紙製雙聯單,避免後續爭議說簽名被篡改。
便當店張太跟我抱怨:每月手寫糧單耗兩小時,還常寫錯。後來教她在手機裝「QuickHR」app,掃描員工身份證自動帶入資料,語音輸入薪金數值就生成合規PDF,直接WhatsApp發送。現在連六十歲的洗碗嬸嬸都會自己存檔,省下的時間夠她多接兩場婚宴訂單。
評論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