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有朋友問我,點解要考慮買公屋,唔係話公屋係政府租俾人嘅咩?其實,香港嘅公屋政策真係幾特別,尤其係租置計劃,讓合資格嘅市民可以用折扣價買到公屋單位。我記得三年前,自己都經歷過呢個過程,當時真係頭都大,費用加加埋埋多到估唔到,仲要諗策略點入市。今日就同大家分享下我嘅經驗,希望幫到你哋避開啲伏位。
講到購買公屋嘅價錢,唔好以為淨係個折扣價就搞掂。首先,購買價格通常係市價嘅三到五折,睇落好吸引,但係你要計埋印花稅——呢筆錢根據樓價分級,如果係200萬以下嘅單位,印花稅可能只係幾千蚊,但超過就要俾多啲。仲有律師費,一般要預5000到1萬蚊,視乎文件複雜度。我當時就試過,揀咗份平價律師,結果搞到延誤,所以建議搵熟手嘅專業人士。另外,按揭費用唔少得,銀行會收手續費同估價費,加埋可能幾千蚊,仲有按揭保險,如果首付唔夠兩成,保險費會係筆大數。最後,維修基金同管理費都要預留,公屋嘅維修基金通常要一次過交幾萬蚊,管理費就每月幾百,呢啲雜費加埋,隨時多過你預算嘅10%。
費用搞清咗,點樣入市先至精明?策略上,資格係關鍵,你要符合政府嘅入息同資產限額,例如家庭月入唔可以超過三萬蚊。申請流程好繁複,我建議第一步就係上房屋署網站下載表格,填好後連同收入證明交上去。記住,時機好重要,樓市波動大,最好等經濟低潮期出手,折扣會大啲。財務規劃方面,先儲夠首付——一般要樓價嘅10%到20%,我嘅經驗係開個專用儲蓄戶口,每月自動扣錢。仲有,按揭要比較多間銀行,揀低息嘅,必要時搵財務顧問幫手。總之,入市唔好急,慢慢睇清市場,我試過等咗半年,最後慳返成萬蚊。
買公屋唔係夢,但真係要打醒十二分精神。費用同策略嘅細節,隨時影響你嘅荷包。記住我嘅教訓:寧願花多啲時間準備,好過事後後悔。如果你都係公屋買家,或者有問題,隨時留言分享,大家一齊交流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