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翻開舊報紙,見到2018年白居二計劃嘅申請人數突然暴增,真係令人驚訝。嗰年嘅數字比起前一年多咗成倍,唔少朋友都爭住入表,搞到房委會網站塞爆晒。諗返起當時香港樓市嘅氣氛,屋價一路升,公屋輪候冊又長到冇眼睇,好多基層同中產都急住搵平價上車盤。白居二呢個計劃,原本係畀人買二手居屋,門檻低啲,價錢又實惠,自然吸引咗大把人搏一搏。但係點解偏偏2018年會咁熱?背後嘅原因,唔單止係市場壓力,仲有政府政策嘅微妙變化。
講到申請人數激增嘅原因,我諗起嗰陣時香港經濟正處於轉捩點。全球利率低企,銀行放水鬆手,搞到借貸成本平咗,好多人覺得係時候入市。加上政府喺2017年底放寬咗白居二嘅收入上限,以前可能月入三萬蚊就超標,但改完後多咗家庭合資格申請。仲有啊,社會氣氛都係關鍵,嗰年樓市炒風好勁,私樓價錢飛天,公屋供應又唔夠,逼到唔少人轉向二手居屋市場。記得我一個朋友,原本諗住儲多幾年錢買私樓,但見2018年白居二申請咁易批,佢即刻轉軚,結果真係抽中咗單位。呢啲例子反映,唔係純粹貪平,而係現實逼人走捷徑。
如果你而家想申請白居二,或者準備緊下次機會,我有啲實戰心得分享。第一,一定要早啲準備文件,唔好等到deadline先搞。房委會嘅網站成日塞車,我試過凌晨三點起身入表,先避開人潮。收入證明同住址證明要齊全,最好搵專業人士幫手check一次,因為門檻調整過,資格好易計錯數。仲有,申請策略好重要,唔好淨係睇熱門屋苑,轉去啲冷門地區,機會大啲。我識人專攻新界西嘅單位,競爭少,抽中率高一截。記住,白居二唔係抽獎,係計分制,家庭人數同入息比例會影響排序,早啲了解自己嘅分數檔次,可以避免白費心機。
展望未來,白居二嘅趨勢點走?我估申請人數會繼續上升,但未必再好似2018年咁爆炸性增長。點解?一來政府可能再調高收入上限,吸引更多中產加入,二來香港房屋政策近年傾斜向公營房屋,白居二作為過渡性計劃,地位更穩固。不過要留意風險,樓市波動大,如果利率回升,供樓壓力會急增。仲有,未來可能引入更多科技審批,網上申請變主流,但同時詐騙案會多咗,大家要小心資料外洩。整體嚟講,白居二仲係平價上車嘅好選擇,但唔好當佢係萬能藥,要評估自己嘅財務狀況先好落搭。
經歷過2018年嘅熱潮,我學識咗買樓唔係鬥快,而係鬥穩陣。與其跟風衝入去,不如靜落嚟計清楚條數。香港地,屋企係安樂窩,但都要量力而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