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3法律网 日本 新股孖展投資入門必學攻略

新股孖展投資入門必學攻略

夏夜裡翻著財經新聞,手機突然跳出券商通知:「XX科技啟動公開招股。」手指懸在「孖展申購」按鈕上,想起三年前第一次玩孖展,中籤那刻興奮到半夜跳起來,結果上市首日破發,看著保證金被蠶食的冷汗至今難忘。孖展像把雙面刃,用得好是槓桿撬動機會,用不好是親手給自己挖坑。

所謂孖展(Margin),本質是向券商借錢抽新股。假設某新股入場費2萬,你用10倍槓桿,只需掏出2千保證金就能申購一手。聽起來很誘人?但魔鬼藏在細節裡。去年有隻生物科技股超購400倍,散戶瘋狂借孖展,結果中籤率僅0.8%。意味著你借了10萬孖展利息照付,最後可能只分到幾百股碎股,利息成本早吃掉大半利潤。

真正玩透孖展的老手,看的從來不是槓桿倍數。走進中環某私募經理的辦公室,他桌上永遠攤著兩份文件:一是招股書附錄的「國際配售名單」,看基石投資者份量;二是銀行同業拆息(HIBOR)走勢圖。「孖展成本=槓桿金額×利率×凍資天數,HIBOR升0.5%就足以吞掉小散戶整筆利潤。」他翻出2022年數據,那年新股破發率達七成,但靠精算孖展成本與暗盤對沖,他的團隊報酬率逆勢衝上35%。

暗盤市場才是孖展玩家的決勝點。某次餐敘聽券商交易員聊起,大戶會在暗盤開市前透過「黑池交易」試水溫。曾有熱門新股在輝立暗盤漲30%,耀才卻只漲5%,價差透露莊家意圖。他分享過狠招:若暗盤漲幅低於孖展利息成本,立刻市價拋售哪怕虧手續費。「與其賭明天,不如認賠保保證金。」這策略讓他在2020年某醫療股暴跌日全身而退,隔壁桌散戶卻因執著「守到掛牌」被券商追繳。

最痛教訓來自保證金追繳。朋友曾押注某獨角獸,拿房產抵押加槓桿,上市首日股價閃崩觸發Margin Call。券商給的補倉時限僅兩小時,他被迫賤賣持倉,單日蒸發七年積蓄。「孖展最大的陷阱不是利息,是流動性枯竭時的踩踏。」他苦笑著比劃:「就像暴雨天站在滑坡上,手裡還撐著十把借來的傘。」

現在我操作孖展必守三條鐵律:只用閒錢、槓桿不超五倍、預設暗盤逃生價。上周某AI股招股,雖然超購火爆,但計算HIBOR+手續費後成本佔預期漲幅15%,果斷放棄申購。投資是馬拉松,孖展只是其中一雙跑鞋——穿對了提速,穿錯了摔跤。當你盯著中籤率數字心動時,記得先摸摸口袋裡的止血帶。

评论:

  • 暗盤時段怎麼判斷該不該跑?昨天抽中某新股暗盤漲8%,但利息吃掉6%好糾結
  • 請教孖展利息具體怎麼算?券商說年化3.5%,但凍資五日收我三百多感覺不對勁
  • 中過最慘教訓+1!去年跟風借九成孖展抽餐飲股,中一手碎股倒賠兩千利息
  • 新手問個笨問題:如果沒抽中,保證金是全額退回嗎?被扣的手續費能退嗎?
  • 文章裡提到看基石投資者名單,去哪裡查這些資料?招股書翻半天只看到承銷商
  • 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123法律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123falv.com/98706.html

    作者: sam

    上一篇
    下一篇

    发表回复

   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    联系我们

    联系我们

    0898-88881688

    在线咨询: QQ交谈

    邮箱: email@wangzhan.com

    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00-17:30,节假日休息

    关注微信
   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   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    关注微博
    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