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開木格柵門的瞬間,烤鰻魚的焦香混著醋飯微酸鑽進鼻腔。這是我週五晚上的儀式感,用一頓好料理犒賞自己。結帳時,店長那句「今佐的卡友優惠,用對卡差很多喔!」讓我開始認真研究起這張餐桌外的學問。握著溫熱的茶杯,才發現信用卡優惠的江湖,水深得很。
真正懂吃的卡友都明白,優惠不是官網寫著「9折」就買單。像我的老饕朋友阿凱,上個月在松江路的「今佐 割烹」包廂宴客,刷了某張標榜高回饋的頂級卡,結帳金額近兩萬五。帳單來才傻眼——那張卡把高級日料歸類在「一般餐飲」,回饋率從5%掉到0.5%,整整少拿千元回饋。後來他學乖了,現在隨身帶著兩張卡:一張專攻頂級料亭,另一張鎖定連鎖分店。
經過半年實測十幾家分店,我摸出些門道。想在大安區的「今佐 本館」吃會席料理,國泰世華的CUBE卡是隱藏王牌。平日午間刷「趣旅行」權益,直接打85折,連同行友人的餐費都算在內。上次帶爸媽慶生,三人吃掉八千六,折扣直接現抵一千三,比什麼點數回饋都實在。但要記得提前三天預約時就告知用卡,現場才說來不及啟動優惠。
如果是臨時起意到信義區的「今佐 小品」吃碗海膽丼,玉山Only卡變現能力最強。配合店家當月活動疊加,我曾在週三晚上刷出73折的驚喜價。秘訣在於避開週末,店家通常會把信用卡優惠名額留給離峰時段。那個飄雨的週三夜,獨享吧台前現捏的星鰻壽司,省下的錢剛好加點一盅蛤蜊味噌湯,暖胃又暖心。
最容易被忽略的是隱形福利。像永豐DAWHO卡在中山店有神秘服務——提前預約可免費升級小菜三道。上回就吃到不在菜單上的酒盜乳酪,鹹鮮滋味配著清酒,服務生眨眨眼說:「這是持卡人才有的師傅私房菜。」而花旗饗樂卡在週一冷門時段,竟能觸發「滿千送百元抵用券」的隱藏版機制,那張券後來用在板橋分店,等於變相折了兩次。
當然也有踩雷經驗。某次用新辦的澳盛卡想賺10%回饋,結帳時才知限定週二使用,平白損失五百多。從此養成習慣:預約時先問櫃檯「今天刷哪張卡最划算?」店員指尖在平板劃幾下,往往能撈出連官網都沒寫的當日秘技。畢竟,在信用卡優惠的世界裡,規則比師傅的刀工更難捉摸。
握著信用卡結帳的瞬間,我總想起第一次在東京老鋪用JCB卡獲贈的那杯抹茶。優惠從來不只是省錢的算術題,而是讓儀式感更圓滿的魔法。當服務生微笑遞回卡片說「本次為您節省了1,280元」,那瞬間的愉悅,或許正是現代人最奢侈的小確幸。
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