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個月颱風天,鄰居頂樓的花盆砸在我車頂,那聲巨響到現在還在我耳邊嗡嗡作響。鈑金凹陷的裂痕像蜘蛛網般蔓延,維修廠報價單上的數字讓人心跳漏拍。這才驚覺,多年來機械式續保的車險,根本是閉著眼睛在簽生死狀。
翻出壓在抽屜底的保單,密密麻麻的條文像螞蟻搬家。第三責任險?車體險免折舊?代步車津貼?這些名詞突然變得立體起來。我開始像偵探般交叉比對十幾家產險方案,直到指尖停在中國信託產險的DM上——那個鑰匙圖案旁印著「中銀客戶獨享」的紅標章,像暗夜裡的螢火蟲。
銀行通路買車險的甜頭,用過就回不去了。我的中銀信用卡自動扣繳保費,直接折抵15%像變魔術,比官網早鳥價還狠。更別說隱藏版加碼:續保時車齡超過五年,免追繳折舊這條款簡直是老爺車主的救命稻草。去年同事的十年老Camry被撞,保險公司按年份七折八扣,最後自掏腰包貼了三萬多,現在想起來背脊還發涼。
颱風災損理賠那次,才真正見識到什麼叫「通路優勢」。週日清晨打給中銀專線,兩小時內就有穿黃背心的勘查員冒雨趕來。他蹲在積水裡拍完照,平板電腦點幾下:「陳先生,維修期間每天給您1200元代步金,直接匯入您的中銀帳戶。」三天後進廠時,接待員笑著遞上合約書:「中信產和這家保修廠有直賠合作,您簽完名就能走了。」全程沒碰過半張支票,帳戶裡還多了筆代步金。
最近幫女兒的二手小車投保,發現中銀專案竟藏著「道路救援無限次」的彩蛋。上週她在大屯山區電瓶罷工,用手機APP按個定位,拖吊車45分鐘就出現在產業道路盡頭。事後收到帳單:拖車費0元,只記下信用卡號做擔保。這種服務對路痴族來說,比保險金更讓人安心。
車險像買隱形盔甲,平日掛在牆上無感,真被生活冷箭射中時,才懂什麼叫刀槍不入。看著保單上「限定優惠」那行燙金字,突然理解父親常說的:「省錢不是貪小便宜,是讓每分錢都長出盔甲。」方向盤握在手中,窗外飄著細雨,儀表板閃著幽光。那瞬間忽然覺得,所謂安全感,不過是後視鏡裡看見自己未雨綢繆的模樣。
評論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