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打開錢包,看到那張信用卡,心裡總會浮現一個問題:里程還是現金回饋?這個選擇不只關乎省錢,還牽涉到生活方式的平衡。作為一個長期旅行和理財愛好者,我親身體驗過兩者的甜頭和苦澀。里程獎勵聽起來浪漫,像是一張免費機票的夢想;現金回饋則實在,直接回到口袋裡。但現實中,沒有一個完美答案,關鍵在於你怎麼過日子。
先聊聊里程獎勵吧。這種系統通常綁定航空公司或聯盟,累積點數換機票。我記得去年用美國運通的點數,換了一趟東京之旅,省下近兩萬台幣。那種感覺超爽,像是免費升級生活。但別被表面迷惑,里程有它的陷阱。兌換率常變動,有時一張票要花兩倍點數;還有黑日期間,熱門時段根本搶不到。更別提年費,高階卡動輒上萬,如果旅行頻率低,根本划不來。我朋友就中招,辦了張豪華卡,結果一年只飛一次,點數全浪費了。
現金回饋呢?簡單粗暴,每筆消費直接返現。我現在用的那張台新卡,超市買菜固定2%回饋,月底帳單看到數字減少,有種小確幸。尤其適合日常開銷大的家庭,像我家兩口子,每月雜貨花費累積下來,能省幾千塊。不過,現金回饋的缺點是上限低。有些卡設定回饋天花板,比如每月最高返500元,超出就沒了;或者限定通路,非合作商家只給0.5%。更糟的是通膨影響,現金價值隨時間貶值,而里程點數如果航空公司倒閉,可能變廢紙。
怎麼選?關鍵在個人習慣。如果你愛旅行,每年飛三四趟以上,里程卡是寶藏。像我,疫情前常出差,點數累積快,換商務艙超值。但疫情後宅在家,現金回饋卡更實用,錢直接補貼水電費。還得看消費模式:高額購物適合里程,因為大筆交易點數跳更快;小額日常則現金勝出。別忘了隱藏成本,里程卡常有外幣手續費,現金卡可能推銷保險。我的建議是,別跟風網紅推薦,坐下來算算自己年度開銷,拿張紙畫個表格,比較淨收益。
歸根結底,信用卡獎勵是工具,不是魔法。選對了,錢包會微笑;選錯了,只會多負擔。聽聽自己的心聲:你追求的是冒險的自由,還是安穩的儲蓄?沒有絕對贏家,只有適合你的贏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