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得幾年前,家裡剛搬進新公寓,我就開始煩惱飲水問題。那時候,自來水總有股怪味,孩子喝了就鬧肚子,逼得我天天跑超市買瓶裝水。結果不只浪費錢,還堆出一堆塑料瓶,環保問題搞得我良心不安。後來,朋友推薦裝家用飲水機,我花了好多時間研究,試過好幾台,才真正搞懂怎麼選才健康又划算。
選購飲水機,絕不是隨便看廣告就下手。首先,得了解家裡的水質狀況。華人家庭常忽略這點,以為買台貴的就萬事大吉。其實,台灣或大陸的自來水,硬度和雜質可能偏高,尤其老舊管線地區,重金屬殘留風險大。建議先做個水質測試,淘寶上就有簡易套件,幾十塊搞定。如果結果顯示氯含量高,就選活性炭濾芯強的機型;要是重金屬超標,就得靠RO逆滲透技術,它能過濾99%污染物,但缺點是廢水多,得注意環保設計。
品牌選擇上,別迷信國際大牌。我用過Brita,方便是方便,但濾芯更換頻繁,長期算下來不划算。後來換成小米或美的的國產機,反而CP值高。美的的RO飲水機,安裝簡單,手機App還能監控水質,提醒換濾芯,適合科技控家庭。價格嘛,入門款兩千台幣有找,高階帶UV殺菌的五千左右,別貪便宜買雜牌,售後服務差,濾芯難買。
說到濾芯,這是飲水機的心臟。很多人買了機子就忘保養,結果喝進更多細菌。我親身教訓:濾芯最好三到六個月換一次,視使用量而定。有次偷懶拖到八個月,拆開一看,裡面發霉長藻,嚇得我立刻全換。清潔也別馬虎,機身每月用白醋水擦一遍,殺菌又去水垢。夏天高溫時,儲水桶容易滋生微生物,建議選直輸式機型,免儲水更衛生。
健康飲水不只是機器的事,還得搭配習慣。像我家現在,固定早起先放掉隔夜水,避免管道沉積物。水溫設定也講究,泡茶用沸水,日常喝常溫,避免反覆加熱浪費電。省錢秘訣?選節能標章的機種,電費每月省幾十塊。長遠看,這投資不只護家人健康,還減少塑料污染,算算環保帳,值了。
評論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