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夜翻著客戶檔案,看到去年幫張太處理多倫多學區房的那疊文件,突然想聊聊過橋貸款這個「房產界的急救包」。當時她看中的學區房第二天就要截標,舊屋卻卡在驗屋環節,眼看著20%的溢價定金要打水漂。銀行經理搖著頭說:「抵押貸款至少等四周。」最後靠著過橋貸款48小時到賬,硬是從房產拍賣的血雨腥風裡殺出條生路。
什麼是過橋貸款?簡單說就是「用未來的錢解決眼前的火」。當你新舊房產交易時間銜接不上,或者裝修到一半資金鍊快斷時,這筆短期資金能填補幾個月到一年的空窗期。去年溫西有棟百年老宅翻新,屋主原想用房屋淨值信用額度(HELOC),結果評估師發現白蟻侵蝕暫停撥款。建築隊工資等著發,材料商天天催款,最終靠過橋貸款以房屋改造後估值作抵押才續上命。
申請流程像場精密手術。第一步要摸清自身病灶:先找貸款經紀算清資金缺口,通常能貸到現有房產市值的65%-75%。記得帶齊三份關鍵病歷——舊房買賣合約、新房購買協議、裝修報價單。去年幫列治文餐廳老闆申請時,就因缺了酒牌轉讓文件被卡兩週。第二步找「主刀醫生」:傳統銀行審批慢如蝸牛,私貸機構才是過橋貸主力軍。重點看兩項指標:利率是否透明(警惕那些隱藏管理費的),違約條款是否合理(曾見某合同寫著逾期三日就能收房)。
真正讓過橋貸款發光的場景有三個:房產鏈式交易時保住定金,競標拍賣房時閃電出擊,翻新倒手項目中盤活資金。但這把雙刃劍用得不好會見血——利率往往是普通房貸三倍(目前加國市場約7%-12%),還要預付1%-3%的評估費與律師費。更凶險的是「雙重還款壓力」:你必須同時償還過橋貸款本息+原有房貸月供。曾有位客戶沒算清還款能力,三個月後被迫七折賤賣收藏級古董車抵債。
簽約前務必做壓力測試:假設新房交割延遲三個月,舊房突然滯銷半年,你的現金流能否扛住?去年北約克某科技公司高管就栽在這步,他以為股票期權到期能覆蓋貸款,結果遇上市值縮水,最後靠著把過橋貸款轉成二次抵押才沒破產。記住,過橋貸款不是解藥而是止痛針,關鍵在於你何時能拔出這根針。
當你在拍賣場舉牌的手開始發抖,當裝修師傅說明天不結賬就撤場,過橋貸款確實能化身救命稻草。但別被「快速放款」蒙住眼,算清每分錢的時間成本。房產這條河,有人靠它渡劫,有人被它淹沒,差別就在於是否看清水下暗礁。
評論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