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喺多倫多嘅咖啡店,同個老友傾偈,佢啱啱經歷完離婚,講到贍養費就頭痛。作為一個喺加拿大生活廿幾年嘅華人,我見過唔少家庭因為呢啲嘢搞到心力交瘁。今日就同大家深入拆解下加拿大離婚贍養費嘅支付標準同申請流程,唔係淨係講表面法律條文,而係分享啲實戰經驗,幫你避開地雷。
贍養費,英文叫spousal support,唔係隨便計數咁簡單。加拿大嘅《離婚法案》規定,贍養費目的係維持配偶離婚後嘅生活水平,特別係當一方收入明顯低過另一方。點樣定標準?法庭會睇幾大因素:婚姻長度係關鍵,短過五年可能冇乜支持,長過廿年就好大機會要長期支付;收入差距都好重要,如果一方係全職主婦照顧細路,貢獻大但冇收入,法院通常判得多啲;仲有健康狀況同年齡,年紀大或者有病嘅一方,獲支持嘅機會高好多。記住,加拿大有套Spousal Support Advisory Guidelines(SSAG),雖然唔係硬性規定,但法官多數參考佢來計數,例如年薪差十萬加元嘅夫婦,婚姻十年,每月大概要付二千到三千蚊。
申請贍養費,唔係填張表就搞掂。首先,要確定你符合資格——離婚程序必須正式啟動,或者已經完成。我建議第一步搵律師傾,尤其華人家庭,文化差異好易出事,例如有人以為贍養費淨係俾老婆,其實老公一樣可以申請。準備文件好關鍵:收入證明、稅單、銀行紀錄,仲要詳細列出生活開支,好似租金、醫療費呢啲。如果雙方傾得掂,可以簽份協議書(separation agreement),慳返上庭時間同錢;傾唔埋,就要入稟法院,填Form 8申請書,交去省級法庭。過程可能拖幾個月,費用由幾百到幾千蚊不等,視乎複雜程度。記住,申請唔係一勞永逸,情況變咗(例如失業或再婚),可以申請修改或終止。
點解要講咁深入?因為好多華人移民忽略咗贍養費嘅長期影響。有人以為離婚就一刀兩斷,但加拿大法律重視公平,贍養費可能持續到退休,甚至影響遺產分配。我見過個案,男方高薪但隱瞞收入,結果俾法庭追討返幾年欠款,仲要罰款。另一邊廂,女方冇爭取應得嘅份額,生活跌落谷底。建議大家離婚前就傾清楚,唔好怕尷尬——搵調解員(mediator)幫手,費用平過律師,仲可以保持關係和諧。總括來講,贍養費唔係懲罰,而係保障弱勢一方嘅權利,尤其喺加拿大呢種注重社會公義嘅地方。
如果你正面對離婚,千祈唔好自己亂搞。搵專業人士幫手,保護自己權益。記住,離婚唔代表失敗,而係新開始嘅機會。
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