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有朋友從香港搬來多倫多,問我加拿大工作能實拿多少錢,這讓我回想起自己十年前剛落地時,也是被稅務搞暈頭。那會兒在溫哥華找到第一份工,年薪五萬五,結果每月薪水單一看,扣掉一堆東西,心裡直打鼓。現在住久了,才明白這裡的收入遊戲規則。
根據加拿大統計局最新數字,2023年全國平均年薪大約六萬加元,聽起來不錯吧?但這只是稅前數字,真正進口袋的得看稅後。稅後收入變化大得很,主要取決於你住哪個省,還有個人情況。聯邦稅階分檔次,年收五萬以下稅率低些,超過就跳升。省稅更複雜,像我在安大略省,稅率就比亞伯達省高不少。另外還有CPP(養老金)和EI(失業保險)強制扣款,加起來可能佔掉一成左右。
舉個實際例子,假如你年薪六萬,在安省工作單身無子女。稅前每月約五千塊,但扣完聯邦稅、省稅、CPP、EI後,實拿可能只剩三千八到四千二。換算成年稅後收入,差不多四萬五上下。如果搬去稅低的省如薩斯喀徹溫,同樣收入能多拿個幾千塊。但別高興太早,生活成本也得算進去——多倫多租個一房公寓月租兩千五起跳,溫哥華更誇張,稅後錢包瞬間瘦身。
更深一層看,加拿大稅制設計是劫富濟貧的邏輯,收入越高稅率越重。年收十萬的話,稅後可能只剩六萬多,這還得面對通膨壓力。我認識幾個工程師朋友,表面薪水亮眼,實際每月還完房貸車貸,存款空間所剩無幾。政府福利像牛奶金能補貼點,但對中產階級幫助有限。建議新移民找工時,別光看offer數字,要拿稅後計算器模擬一下,畢竟每個省稅務官網都有免費工具。
歸根結底,平均數字只是參考,真實生活得靠精打細算。我現在習慣每季檢視稅務,找會計師優化扣抵,至少能省點咖啡錢。大家有類似經驗嗎?歡迎聊聊你的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