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為一個在加拿大生活多年的華人,我常常被朋友問到:「點樣喺呢個高通脹嘅時代,安全咁保值啲錢?」呢個問題喺2024年尤其重要,尤其係定期存款(GIC)嘅利率,唔單止影響儲蓄計劃,仲關乎未來嘅財務自由。記得舊年我幫屋企人規劃退休金時,發覺銀行利率變動好快,有時差幾個月就天差地別。所以,我決定整理下最新資訊,分享俾大家,希望幫到你哋喺呢個複雜嘅市場入面,搵到最適合嘅選擇。
2024年嘅加拿大定期存款利率,真係一波三折。受全球經濟放緩同埋本地通脹壓力影響,央行嘅基準利率仲喺高位徘徊,但係各大銀行嘅GIC利率就開始出現分化。唔似以前咁,所有大行都差唔多;而家,你睇吓TD或者RBC,一年期GIC可能得3.5%左右,但係一啲中小型銀行或者網上銀行,好似EQ Bank或者Tangerine,就敢去到4.5%甚至更高。呢啲差異背後,其實反映咗銀行嘅資金需求同埋競爭策略—大行客源穩定,唔使急住搶客,但細行就要靠高息吸眼球。
講到比較銀行,我建議大家唔好只睇表面數字,要深入睇埋條款同埋風險。舉個例,RBC嘅五年期GIC標榜4.0%,但如果你提前贖回,罰款好重;相反,CIBC嘅同類產品雖然得3.8%,但彈性大啲,適合唔確定資金流動嘅人。仲有,網上銀行如Simplii Financial,佢哋冇實體分行成本,所以利率通常高過傳統大行,但你要考慮安全問題—佢哋都受CDIC保障,上限十萬加元,所以風險唔大。我自己試過轉部分資金去EQ Bank,佢哋嘅promotional rate成日變,舊年底仲有過5.0%嘅短期優惠,真係好吸引。
點樣揀高利率選擇?關鍵係要識得平衡期限同埋個人目標。如果你係短期儲蓄,譬如一年內要用錢,就睇吓啲高息活期或者短期GIC;但係想長線增值,五年期以上嘅產品可能更抵,尤其係而家利率曲線仲係向上斜。記住,唔好貪心追最高息,要評估自己嘅風險承受度—有啲產品掛鈎市場指數,回報可能高,但波動大。從我嘅經驗睇,分散投資係王道:放一部分去大行穩陣啲,另一部分去細行賺高息,咁樣可以對沖通脹侵蝕。
最後,諗埋稅務影響。加拿大嘅GIC利息要報稅,作為非註冊戶口嘅收入,會計入你嘅年度稅單。所以,高息唔一定代表實賺多,尤其係高收入族群,可能被抽走一大截。我建議大家用TFSA或者RRSP帳戶做GIC,咁樣利息免稅,回報即刻靚好多。總括嚟講,2024年嘅定期存款市場充滿機會,但需要精明選擇—多啲睇銀行官網更新,或者用比較網站睇實時數據,避免錯過限時優惠。
【評論】
評論:
- TD嘅利率真係低到喊,有冇邊間網上銀行嘅安全性高啲?我驚細行會出事。
- 我舊年買咗Scotiabank嘅三年期GIC,得3.2%,而家睇返蝕晒!點解唔早啲轉去高息選項?
- 稅務部分好實用,想問下如果用TFSA做GIC,係咪冇上限?定係要睇供款額?
- 有冇人試過EQ Bank嘅promo rate?佢哋成日變,會唔會好難追到最佳時機?
- 多謝分享!呢篇幫我慳咗唔少時間,我打算分散投資,部分放BMO,部分試Tangerine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