喺加拿大住咗十幾年,我成日見到本地學生為大學學費頭痕。學費年年升,動輒幾萬加幣,真係唔係講笑。記得我姪女前年入UBC,全家慳住食慳住用,先勉強交得起。但係,本地學生其實有唔少招數可以慳錢,唔使搞到借大筆債。關鍵係要早啲計劃,同埋識得利用資源。
首先講獎學金同助學金,呢啲真係救命稻草。唔少人以為得學霸先拎到,其實好多學校有基層補助,只要你家庭收入低過某個水平,自動有得申請。好似SFU咁,佢哋有個「本地學生資助計劃」,每年批成千個名額。我建議學生一入學就去搵Financial Aid Office,填晒啲表,通常deadline喺開學前幾個月。記住,唔好怕麻煩,寫好個人陳述,講清楚你嘅困難,成功率會高好多。
兼職打工係另一個實用策略。加拿大最低工資平均$15加幣,一星期做十幾個鐘,已經夠cover部分生活費。但係要平衡學業,揀彈性工時嘅工種,例如校內圖書館助理或者咖啡店part-time。我認識個學生喺麥當勞做晚班,一個月賺到$800加幣,仲儲到錢交學費。不過,千祈唔好過勞,試過有人為慳錢狂加班,結果GPA跌到喊,得不償失。
預算管理好重要,好多學生忽略咗。學費之外,住屋同書本係大開支。慳租可以揀合租,或者住遠啲嘅社區,搭巴士返學;買書就去二手網站如Kijiji,或者用學校圖書館電子版。另外,學識煮飯慳過出街食,一個月慳幾百蚊唔係問題。我試過教個friend用app記帳,佢發現自己亂買咖啡同零食,一年嘥咗成$2000加幣,改咗習慣後,學費壓力即刻細咗。
最後,唔好睇少社區資源。加拿大政府同非營利組織有好多支援,好似Food Banks免費派食物,或者Youth Employment Program幫你搵工。仲有,啲大學成日有workshop教理財,免費參加,學到點投資同避開債務陷阱。總之,慳學費唔係靠奇蹟,而係一步步行動,本地學生有先天優勢,要好好把握。
評論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