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得剛移民加拿大那會兒,聽到「免稅儲蓄賬戶」這詞,腦子裡一堆問號。那時在溫哥華打工,薪水扣完稅所剩無幾,朋友聊起TFSA能讓投資收益完全免稅,我半信半疑。後來自己研究透徹,開了戶頭,十年下來複利滾動,意外攢出一筆應急基金。現在想想,要是早點懂這些門道,財務壓力能減輕不少。
TFSA全名是Tax-Free Savings Account,不只限儲蓄,還能投資股票、基金或ETF,收益統統免稅。政府每年設定供款額度,像2024年是7000加元,累積未用額度能帶到下年。最大魅力在於靈活性:隨時取錢不扣稅,取出的額度隔年自動補回。這對新移民或小家庭超實用,尤其通膨飆升時,放點錢進去對抗物價漲幅,長期複利效應驚人。
申請資格不複雜,年滿18歲、有加拿大合法居留身份就行,別忘了備好社會保險號SIN。選開戶機構時,別只盯大銀行——信用合作社或線上平台如Wealthsimple,手續費更低。我當初在RBC辦,填表時漏了SIN後三位,折騰好幾天。親自跑分行最穩,帶上駕照或護照正本;線上申請的話,掃描文件上傳,五分鐘搞定,但得確認郵寄地址無誤,避免卡在驗證環節。
開戶流程分三步走:先挑機構官網或APP註冊,選「TFSA」賬戶類型;接著填個人資料,姓名地址SIN必填,別像我手快打錯出生年月;最後設定供款方式,連結支票賬戶自動轉賬,或手動存入。切記別超額供款,罰款是超出部分的1%每月,我有朋友貪心多存5000,年底被追繳60加元。開通後,立刻規劃投資組合——保守派選GIC定存,激進點試指數基金,分散風險是王道。
運營TFSA的秘訣在耐心:每年額度用滿,哪怕只放幾百塊;取出資金前算好時機,別在市場低點賤賣;定期複查CRA官網的剩餘額度,避免糊塗賬。移民頭幾年我總焦慮稅務問題,但TFSA讓我省下諮詢會計師的錢,現在孩子教育基金就靠它滾出來。你越早行動,複利越能發揮魔力。
評論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