溫哥華這間三十年老屋接手時,廚房流理台還是粉紅色壓花膠板,浴室瓷磚裂得能夾硬幣。裝修師傅報價單看得我手心冒汗,咬著牙決定自己當總指揮。兩年輾轉三套房子的實戰,硬是在不降低質量的前提下摳出三萬加幣預算,這些血淚經驗現在想來都能寫成生存手冊。
省錢的刀要下在看不見的地方。地板別迷戀實木,多層複合板選12mm以上厚度,表面胡桃木紋路以假亂真,價格卻只要三分之一。牆面塗料別被\”兒童專用\”噱頭唬住,Home Depot自有品牌BEHR的抗污蛋殼漆,淋過番茄醬的牆濕布一擦就淨,大桶裝比名牌省四十刀。
二手建材市場藏著寶藏。列治文工業區的Habitat ReStore每週四上新,上次花八十塊扛回整套胡桃木櫥櫃門板,自己打磨改色後比定制省兩千。拆除階段千萬盯著工人,老房子的松木地板拆下來翻個面,砂紙打磨後就是復古風神器,省下的錢夠換三台洗碗機。
加拿大人工貴得心驚肉跳,但有些活必須讓專業的來。水電改造我老實掏錢找持牌師傅,但撕壁紙、刷油漆這些體力活,週末約幾個留學生朋友來幫忙,管兩頓火鍋加紅包,比專業團隊便宜六成。切記提前查好建材回收日,舊廚櫃放路邊第二天就被拉走,省下三百刀垃圾清運費。
最意外省錢法是反向操作。冬天裝修師傅閒著壓價狠,去年二月談下衛生間翻新,工錢比旺季報價少25%。瓷磚專門挑促銷的尾貨,雖然要跑五家店湊數,但淋浴間那面孔雀藍拼花牆,成本不到展示間樣板的三分之一。
家具軟裝才是燒錢黑洞。宜家櫃體配Structube門板,餐桌用建築剩餘的樺木枋自己打磨上油,燈具全從阿里直運。算總賬時發現省下的錢夠買張回國機票,這筆賬算得值。
評論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