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得剛來加拿大那陣子,銀行櫃員問我要不要開個TFSA,我一頭霧水,心想這是什麼新玩意兒?那時還以為是普通儲蓄賬戶,結果錯過了好幾年投資機會。現在回顧,真希望有人早點敲醒我。TFSA全名是免稅儲蓄賬戶,不是單純存錢的地方,而是加拿大政府2009年推出的稅務優惠工具,專門讓你的錢在裡頭滾雪球,不用繳一分稅。聽起來像魔法吧?但背後藏著不少門道。
簡單說,TFSA就是個盒子,你把錢放進去投資股票、基金或債券,賺的利息或增值全免稅。這點和RRSP不同,RRSP是延稅,將來取款要補稅,TFSA卻像個隱形盾牌,連取錢都不影響你的老年金或福利資格。舉個例子,我朋友前幾年存了點閒錢買ETF,五年下來翻了一倍,取出來時一毛稅都沒扣,反而我那些放普通賬戶的投資,每年報稅都得頭痛。
資格門檻超低,只要滿18歲、有社會保險號SIN就行,連新移民都能用。但別小看貢獻額度,每年政府給的空間有限,像2024年是7000加元,如果之前沒開過戶,從2009年起累積的未用額度能高達幾萬塊。我當初就犯傻,以為額度用不完,結果少賺不少。額度會隨通膨調整,記得查CRA賬戶確認自己的上限。
開戶過程超簡單,跑一趟銀行或上網申請,幾分鐘搞定。重點是選對投資標的,TFSA不是只能存現金,還能放股票或REITs。我建議新手從低風險基金起步,等熟悉了再進場股市。風險在於,如果投資虧了,額度不會補回,所以別一股腦all in。另一個常見誤區是取款空間:很多人以為取出錢就損失額度,其實隔年一月空間會自動恢復,讓你繼續投。
深度來看,TFSA的魔力在複利效應。假設你每年存滿額度,投資平均年回報7%,三十年後輕鬆破百萬,稅務省下的錢夠買棟房。但現實中,多數人沒最大化利用,像我只顧著RRSP,忽略了TFSA的靈活性。現在我固定每月自動轉賬,當作長期財富引擎。最後提醒,別把它當緊急儲蓄戶,市場波動可能讓你套牢,聰明策略是分倉操作。
評論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