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禮拜陪剛落地嘅表弟去TD開戶,行到皇后街分行先發現新移民開戶文件要求變咗。坐喺銀行等叫號時,發現好多人因為漏帶文件要跑兩轉。返屋企即刻翻出我五年前嘅開戶筆記,對比今朝幫表弟搞嘅新流程,真係差成條街。
記得當年我帶齊護照學簽就衝入銀行,而家除咗身份證明仲要睇住址證明。有個留學生拎咗學校宿舍合約仲被要求補水電單,急到面青。最穩陣係帶齊兩樣:政府發嘅帶地址文件(如駕照)加一份輔助證明(銀行月結單或網絡賬單)。手機帳單記得印帶抬頭嘅PDF版本,便利店打印機出嘅小票唔夠正式㗎。
開戶當日著件似樣嘅裇衫有意外收穫。我表弟件T恤印住「餓到食檯」嘅漫畫字,結果分咗個實習生幫手。轉頭見隔離西裝大叔由經理親自接待,仲請佢飲咖啡。帶定加拿大手機號碼好重要,我見前面個阿姨用香港號碼收驗證碼,等咗十分鐘都冇反應。稅務信息(SIN)最好預先寫喺便條紙,我個傻表弟口述數字時漏咗尾數「7」,搞到系統彈出警示框。
TD櫃檯部部電腦側邊都貼住「可選中文服務」嘅螢光貼紙,但職員唔會主動問。我表弟用英文講到「overdraft protection」卡殼時,經理突然轉廣東話:「即係透支保障吖嘛」。原來佢名牌背面印住三粒星——TD內部嘅語言能力標記。想慳每月$16.95嘅All-Inclusive月費?記得搬$5000去新戶口做「Minimum Balance」,學生就拎埋課表申請Student Account。
開完戶先係戰場開始。手機裝TD App時撞正系統維護,分行WiFi又慢到喊。我同表弟蹲喺銀行花槽邊搞咗45分鐘,啃完兩個三明治先綁好Apple Pay。最伏係支票簿——以為免費實則收$50,仲要等兩星期寄到。經理教我影低臨時支票存入APP,第二日居然真係過到數。
最近TD改咗國際匯款玩法。舊年用電匯代碼(SWIFT CODE)仲得,今次見表弟匯款單要填「TD Canada Trust Institution Number」加分行五位數代碼。新移民頭三個月用Global Money Transfer免手續費呢條水喉,記得問客戶經理拎啟動碼,網上申請頁面藏喺「Send Money」第三層目錄入面。
【評論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