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幫朋友翻新佢喺銅鑼灣嘅細單位,傾計時佢話裝修預算超曬支,搞到要借貸,真係好頭痛。作為金融從業者,我成日分析數據同風險,發現香港裝修成本波動大,唔少人踩坑都係因為冇預先規劃。今次就同大家分享下實戰經驗,唔係教科書式理論,而係從真實案例出發,幫你避開隱藏陷阱。
香港裝修價格,其實冇標準答案,但平均嚟講,一個500呎單位翻新,基本工程可能由8萬到20萬港幣不等。點解差距咁大?主要睇地點、材料同師傅人工。舉個例,中環同新界嘅人工差成30%,如果你揀靚料如意大利磁磚,隨時多出幾萬蚊。我見過唔少人一開始只諗表面成本,忽略咗隱藏開支,好似政府批文費用,或者意外發現嘅結構問題,隨時追加幾成預算,呢啲金融角度嘅風險管理,好少人認真計過。
規劃預算時,我會建議分階段處理。第一步係做詳細報價比較,唔好信單一公司,至少搵三間拎報價單,逐項拆解。記住,裝修佬好鍾意報「套餐價」,但入面可能漏咗水電改位呢啲細節。用Excel做個表,將人工、材料同雜費分開列,好似投資組合咁分配資金。試過幫客戶用呢個方法,省返10%成本,因為發現某間公司報高咗油漆費,直接談判壓價。
講到省錢技巧,唔係叫你揀平價劣料,而係用金融策略。例如,趁淡季裝修(通常係雨季),師傅人工會平15%左右;或者分期付款,將大筆支出攤長,減輕現金流壓力。仲有,DIY部分小工程,好似油牆或裝燈,自己搞慳返幾千蚊。但記住,專業嘢如電工就唔好慳,安全第一。我見過有人貪平揀二手材料,結果兩年後要重修,成本反升,呢啲就係典型嘅「假省錢」。
總括嚟講,裝修唔係花錢咁簡單,而係一場資源分配遊戲。從金融視角睇,預留10-20%緩衝金防意外,好過事後借貴利。如果你有經驗分享,或者問題,歡迎留言交流,大家一齊學精啲。
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