喺香港生活咗十幾年,作為金融業嘅老手,我成日幫客戶規劃醫療開支,自己都試過幾次去私立醫院就醫。公立醫院排隊等到頸長,私立就快好多,但點揀服務同管理費用,真係一門學問。今日同大家傾下,點樣精明選擇,唔好俾錢買難受。
服務選擇方面,唔係淨係睇邊間醫院出名咁簡單。香港私立醫院分好多層次,好似普通門診、專科診症、住院手術同埋急症服務。普通門診可能幾百蚊搞掂,專科就要上千,如果係心臟科或者腫瘤科,收費差距好大。我試過去養和醫院睇腸胃問題,佢哋嘅預約系統好順暢,但係要睇清楚醫生資歷,唔好貪平揀啲經驗淺嘅。記得一次幫朋友揀骨科手術,比較過聖保祿同港安醫院,聖保祿設備新啲,但港安嘅復康配套更全面,最後揀咗港安,康復得快好多。建議大家先評估自己嘅需求,急症就揀近屋企嘅,慢性病就睇專科團隊嘅口碑。
費用解析係最關鍵嘅部分,唔單止係數字咁簡單。作為金融從業者,我成日同客講醫療開支要納入預算規劃。私立醫院收費結構好複雜,門診費可能由500到3000蚊不等,住院一晚閒閒地幾千蚊,手術費更誇張,小型手術過萬,大型如心臟搭橋可能十幾萬。保險覆蓋好重要,但唔係所有plan都包晒,我見過有人冇買足夠醫療保險,結果自付成筆錢搞到儲蓄清空。建議買保險前,睇清楚條款嘅自付額同埋網絡醫院名單,最好揀啲有現金賠付嘅計劃。另外,醫院之間費用差異大,例如播道醫院嘅收費相對平民,而港怡醫院就貴啲但服務更精緻。可以上網比較報價,或者直接打電話問清楚,避免隱藏收費。
講到個人經驗,我試過因為工作壓力大去睇精神科,揀咗中大醫院。費用雖然高,但醫生好專業,幫我規劃埋長期治療預算,仲教我用醫療儲蓄戶口慳稅。呢啲細節,公立醫院好難提供。總括嚟講,揀私立醫院唔係鬥豪,而係平衡質素同開支。金融角度睇,醫療係投資健康,但都要精明消費。問多啲、比多啲,先至唔會後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