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有朋友問我,點解每次電匯都俾咁多手續費?諗返起自己以前做國際生意嗰陣,真係蝕咗唔少錢。試過一次匯款去美國,銀行收咗我成500蚊港幣手續費,仲要加埋中間行收費,搞到筆數無端端多咗10%。嗰陣我真係心都痛埋,開始研究點樣慳返呢啲冤枉錢。
電匯手續費其實係銀行同中間行收嘅服務費,通常分開頭兩部分:發匯行費用同埋中間行費用。發匯行就係你本地銀行,佢哋收嘅費一般固定,例如香港銀行可能收100至300蚊港幣。中間行費用就麻煩啲,因為款項要經其他銀行轉手,每間都可能抽水,加埋隨時多過發匯行。最慘係呢啲費用唔透明,好多時你匯完先知俾多咗。記住,電匯唔係淨係講金額,仲要睇貨幣同目的地,例如匯去歐盟國家可能平啲,因為有單一市場機制,但匯去新興市場如印尼,中間行費用就高好多。
想慳錢,第一個貼士係揀啱銀行。唔好淨係睇大行,佢哋名氣大但手續費貴。試吓用啲網上銀行或者虛擬銀行,好似香港嘅眾安銀行或Livi Bank,佢哋電匯費用可能低至50蚊港幣。我自己轉用咗眾安,匯去英國嗰陣,手續費只係80蚊,比起傳統銀行平咗一半。仲有,開個多貨幣戶口,直接喺戶口轉款,慳返兌換費。記住,比較吓唔同銀行嘅收費表,好多銀行官網有公開資料,唔好懶得睇。
第二個方法係用第三方匯款平台,例如Wise或PayPal。呢啲服務專攻跨境匯款,手續費通常低過銀行,仲有即時匯率更新。試過用Wise匯去澳洲,佢哋收費係按比例計,大約0.5%到1%,匯1萬蚊港幣可能只俾50至100蚊手續費。重點係佢哋透明度高,APP會顯示晒所有費用,無隱藏收費。不過要小心,唔好貪快揀即時到賬,因為加急服務會收額外費。我自己習慣預早幾日匯款,慳返筆。
避開額外費用都好緊要。銀行成日推銷啲附加服務,例如優先處理或保證匯率,呢啲都係伏位。試過一次貪快揀咗保證匯率,結果手續費多咗200蚊,仲要匯率唔著數。最好自己睇實市場匯率,用工具好似XE Currency追蹤,等個匯率好先出手。仲有,匯款時揀「SHA」模式(Shared Charges),即係費用由雙方分擔,咁你就唔駛硬食晒啲中間行費。
最後,留意匯款金額同頻率。如果你成日要匯款,可以同銀行傾個package plan,例如每月固定匯幾次,可能有折扣。我自己試過同HSBC簽咗個商務計劃,每月匯三次以上,手續費減咗30%。大額匯款時,分幾次細額匯反而可能貴,因為每筆都有基本費。建議一次過匯大額,慳返重複費用。記住,匯款前計清楚總成本,包括匯率差價,有時表面手續費低,但匯率差蝕得更多。
總括嚟講,電匯慳錢唔係靠運氣,而係靠準備同選擇。試吓用我嘅方法,下次匯款前做足功課,隨時慳返幾百蚊。如果你有自己嘅貼士,或者試過咩伏,歡迎分享下,等大家一齊進步!
【评论】
评论:
- 呢篇真係幫到手!上個月用你講嘅Wise平台匯去日本,慳咗成300蚊手續費,多謝你嘅實用貼士。
- 想問下如果匯款去加拿大,邊間銀行嘅費用最低?我試過中銀都幾貴,有冇推薦?
- 內容好詳細,但想知點樣避免中間行費用?有時銀行話唔到實數,搞到我好擔心。
- 我成日要匯款俾海外家人,你嘅經驗分享好有共鳴。有冇試過用PayPal?會唔會有隱藏收費?
- 慳錢方法真係要學!睇完即刻去check銀行收費表,先知自己蝕咗咁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