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推著購物車走進大生生活超市,明亮的燈光、整齊的貨架,還有空氣中隱約的食物香氣,那種「啊,要好好過生活」的感覺就上來了。但老實說,看著帳單數字往上跳,心臟偶爾也會跟著跳快幾拍。在這裡買了十幾年菜,繳了不少學費,終於摸出些門道,今天就掏心窩子分享點真正能省錢的硬核技巧,不是那種網上隨便抄抄的皮毛。
大生的會員卡,絕對是入門必修課,但很多人只當它是積分卡,太可惜了。它的精髓在「會員價」那幾個小字。仔細觀察價牌,很多民生必需品,像衛生紙、洗髮精、米油醬醋,會員價和非會員價差個5塊、10塊是常態。累積下來,一個月少說省個幾百塊。重點是,它免費!結帳時順口問一句就能辦,不辦真的跟錢過不去。我習慣把會員條碼設成手機桌面,結帳「嗶」一下,快又不怕忘帶卡。
再來,時間點是關鍵中的關鍵。生鮮區,特別是葉菜類和當日現做的熟食、烘焙,傍晚5點半到7點是個神秘黃金時段。這時段,店員會開始貼折扣標籤,7折、甚至5折都有可能!我常在這時「撿寶」,品質其實都還很好,只是賣相可能稍差或接近最佳賞味期限。買回家當晚煮掉或冷藏,完美解決。週末早上開門也是好時機,生鮮補貨最齊全,挑選餘地大。但切記避開下班尖峰和週末下午人潮,排隊結帳的時間也是成本啊!
大生的自有品牌「超值選」,是我默默省錢的大功臣。從廚房紙巾、冷凍食品到餅乾飲料都有。品質?老實說,我用過它的洗碗精、衛生紙、義大利麵,日常使用完全沒問題,跟知名品牌差異很小,但價格常常是7折甚至對半砍。尤其是消耗品,像垃圾袋、保鮮膜,省下的錢非常可觀。買之前對比一下旁邊的品牌貨,你會發現新大陸。
還有個隱藏版技巧:看懂「組合價」和「量販價」的數學。組合價常是「A商品+B商品=優惠價」,看起來划算,但先冷靜!算一下單買的總價,再看看組合價到底便宜多少。有時候只省5塊10塊,但搭售的商品未必是你需要的,反而多花錢。真正的寶藏是「量販價」或「多入優惠」,像衛生紙整提、罐頭整箱、洗劑家庭號。家裡有空間存放、又是高消耗品,這才是真省。我通常每月盤點一次庫存,針對這些品項做集中採購,用金融思維來說,就是降低「單次採購成本」。
別忘了科技助攻。大生的App不只是查DM電子檔那麼簡單!裡面常有限時「電子優惠券」,要手動點擊領取,結帳時刷會員條碼自動折抵。這些券有些是針對特定商品,有些是滿額折,比如「滿588折50」。我習慣每週三(通常DM更新日)打開App快速瀏覽一遍,把需要的券先領好,像集郵票一樣。有時還能領到免費的試吃包或小瓶裝飲料兌換券,不無小補。App偶爾還有「會員獨享任務」,完成簡單互動(如瀏覽商品頁面)就能拿點數或折價券,蹲廁所時滑一下就能賺到,何樂不為?
最後是心法:計畫性購物。衝動是省錢的頭號敵人。我現在進超市前,一定先列清單,用手機備忘錄或隨身小紙條都行,嚴格按清單採買。大生的動線設計和貨架陳列,本來就是為了讓你「多逛多看多買」。沒有清單,很容易被促銷花車、漂亮包裝吸引,買了一堆非必需品。清單也能幫助你聚焦在「會員價」、「自有品牌」、「折扣生鮮」這些省錢標的上。
省錢不是摳門,是精明地讓每一塊錢發揮最大價值。在大生這樣的生活超市,掌握這些細節,日積月累真的能省下不少。每次看到帳單比預期少,或是用同樣預算買到更多好東西,那種踏實的滿足感,比衝動購物後的空虛感強多了。下次採購,試試這些方法,你會發現,聰明生活,真的可以很優雅。
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