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踏進南苑酒家,那股熟悉的香氣就撲面而來,像是老朋友在招手。身為金融圈打滾十幾年的老手,我跑遍全球談生意,嚐過米其林三星,也蹲過街邊小攤,但這家老字號的魔力總讓我念念不忘。不是因為它多豪華,而是那種紮實的功夫菜,背後藏著師傅幾十年的堅持,就像投資一樣,時間醞釀出的價值才最動人。
招牌菜首推「古法燒鵝」,皮脆肉嫩,一咬下去汁水四溢。師傅選用本土養殖的鵝,每日現宰現燒,炭火慢烤三小時,表皮金黃透亮,入口即化。記得第一次帶客戶來,他本來只談股票走勢,一嚐這道菜就停不下筷,直呼比看財報還過癮。這鵝肉肥而不膩,配上特製酸梅醬,酸甜平衡得剛剛好,彷彿在舌尖上演一場經濟週期——繁榮時豐潤,衰退時清爽。
再來是「蟹黃豆腐煲」,看似簡單,內涵卻深。用新鮮花蟹拆肉取黃,慢燉成濃湯,豆腐吸飽精華,入口綿密滑順。這道菜讓我想起亞洲市場的韌性,外表溫和,內裡爆發力十足。師傅說,蟹黃得手工挑揀,一小時才出一碗,成本高但絕不妥協。這份匠人精神,跟我們做風險控管一樣,細節決定成敗。
「陳皮咕嚕肉」則是驚喜之作。傳統粵菜新詮釋,選用黑毛豬腩肉,炸得外酥內軟,陳皮醬汁帶點苦甘回韻,解膩又提味。有次和團隊慶功,大夥兒邊吃邊聊供應鏈瓶頸,這道菜的層次感竟成了比喻——甜酸苦辣,像極了商場起伏。南苑的師傅不追求花俏,專注基本功,豬肉醃製足兩天,連油溫都控到攝氏180度精準,這份執著,在速食時代難能可貴。
最後壓軸是「鮑魚燴冬菇」,奢華卻不浮誇。南非乾鮑慢煨八小時,冬菇吸盡鮑汁,咬下彈牙帶嚼勁。這菜總讓我想起資產配置,頂級食材如黃金避險,冬菇像穩健債券,搭配起來風險回報完美。價格不菲,但偶爾犒賞自己,比亂買金融商品實在。南苑開了半世紀,菜單從不跟風,只做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經典,這份底氣,值得專程來一趟。
評論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