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為一個長期在金融業打滾的影片編輯愛好者,我經常在Mac上跑After Effects做動畫報告或廣告素材。記得有次趕一個客戶的截止日,預覽畫面卡到像在看幻燈片,整個專案差點泡湯。從那時起,我瘋狂研究怎麼讓AE在Mac上飛起來,試過無數方法,有些真的管用,有些純屬浪費時間。
先從最基礎的系統清理談起。Mac的儲存空間一滿,AE就開始喘不過氣,尤其是那些隱藏的暫存檔。我習慣定期用內建的「磁碟工具」掃描,刪除不必要的快取和日誌檔。具體操作?打開「應用程式」資料夾裡的「工具程式」,執行「磁碟工具」的「急救」功能。這招簡單但效果驚人,能釋放幾GB空間,讓AE的預覽流暢度提升兩成以上。別小看這些垃圾檔案,它們就像塞在引擎裡的灰塵,一點點累積就拖垮效能。
再來是AE本身的設定調整。很多人都忽略預設值其實不適合Mac的硬體架構。我會進到「偏好設定」的「記憶體與效能」選項,把「RAM分配給其他應用程式」的比例調低到30%左右,確保AE優先吃到資源。另外,「預覽」面板裡,降低解析度到四分之一或切換到「草稿」模式,能大幅減輕GPU負擔。實戰中,我發現啟用「代理媒體」功能超實用:把高解析素材轉成低畫質代理檔,編輯時順暢如飛,最後輸出再切回原檔。這招救了我無數個熬夜趕工的夜晚,尤其當專案堆滿4K素材時。
硬體升級雖說要花錢,但投資報酬率高到嚇人。Mac的瓶頸常在RAM和硬碟速度。我自己的MacBook Pro原本只有16GB RAM,跑複雜合成時卡頓頻繁,後來咬牙升級到32GB,效果立竿見影。如果預算有限,優先換成NVMe SSD,讀寫速度比傳統硬碟快五倍以上。記得那次升級後,AE的啟動時間從一分鐘縮到十秒,渲染效率提升40%。外接GPU也是個選項,像Sonnet eGPU搭配AMD顯卡,能分擔Mac內建顯卡的壓力,但這適合重度用戶,普通編輯靠RAM和SSD就夠了。
macOS的系統優化常被忽略。關閉後台不必要的程式,比如Spotlight索引或iCloud同步,能釋放CPU資源。我習慣用「活動監視器」監控記憶體使用率,一發現異常高的進程就強制結束。另外,定期更新系統和AE版本很重要——Apple和Adobe經常針對效能發布修補檔。有一次我延遲更新,結果遇到記憶體洩漏bug,整個專案崩潰,學到教訓後,現在每月固定檢查更新。
渲染輸出階段也能動手腳。避免一次渲染整個時間軸,改用「區域渲染」功能,只處理修改的部分。輸出設定裡,選擇合適的編碼器,像ProRes比H.264更省資源。還有個小秘訣:渲染前重啟Mac,清除暫存記憶體。這些細節累積起來,能省下大把等待時間。
總之,優化AE在Mac上的表現是一場持久戰,沒有單一銀彈。從日常清理到硬體升級,每個環節都環環相扣。我靠這些技巧,現在跑大型專案也不再手忙腳亂。試著挑幾項動手做,你會發現Mac和AE的配合度直線上升。
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