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兩點,中環寫字樓的冷氣還嗡嗡作響。我鬆開領帶,把最後一頁併購報告存檔,脊椎像生了鏽的門鉸。推開玻璃門,濕熱的夜風撲面而來,西裝口袋裡的健身卡硌著肋骨——這是我與這座城市的暗號。香港的24小時健身房,是失眠者的聖殿,是加班族的救贖,更是都會叢林裡一盞不會熄滅的燈。
走進銅鑼灣某大廈13樓的「鐵區」,午夜的空氣瀰漫著消毒藥水和汗水蒸發的味道。幾個身影在器械區沉默地推拉,像夜行的獸。啞鈴碰撞的鏗鏘,跑步機規律的轟鳴,竟比白晝更讓人安心。這裡沒有銷售顧問的緊迫盯人,沒有組團跳操的喧鬧,只有鐵片摩擦的聲響,和自己心跳的節奏同步。
選擇24小時健身房,香港人最精明也最無奈。精明的是一分錢算到盡:月費動輒$388起跳的傳統健身室,綁約兩年還得付千元「啟動費」;反觀24小時場如Anytime Fitness、Pure 360,月費$650至$900,簽一年免手續費,深夜時段任你霸佔深蹲架。無奈的是空間爭奪戰:港島某連鎖店深水埗分店,200呎空間塞了六部跑步機,練背闊肌下拉得先收腹縮肩避開隔壁的飛鳥機——這才是真正的核心肌群挑戰。
優惠陷阱多過旺角街頭的傳單。上月在觀塘試玩某新開業場館,標榜「開張優惠月費$299」,細看條款才知要綁約18個月,第十二個月起跳回$780,提前解約罰款等於半年會費。真正抵玩是像Fitness First的彈性Pass:$1,800買十次入場券,全港分店通用,適合我這種週末在尖沙咀見客、深夜在鰂魚涌加班的游牧族。
最關鍵是那張門禁卡。試過在暴雨夜跑到荃灣分店,感應器失靈,按緊急鈴十分鐘才有睡眼惺忪的保安來開門。從此學乖,簽約前必試拍卡流暢度,更偷偷問夜更清潔阿姐:「凌晨三點冷氣會關嗎?」阿姐翻個白眼:「關冷氣?阿仔,慳電都唔係咁慳法!」這才是真實的用戶體驗。
凌晨四點的舉鐵區,落地窗外維港貨輪緩緩駛過。當整座城市在冷氣房裡沉睡,這裡的槓片還在鏗鏘作響。我們用汗水對抗地產霸權,在200呎的方寸之地,舉起比辦公室文件更真實的重量。這不僅是健身,是香港人獨有的生存儀式——在時間的縫隙裡,奪回身體的主權。
評論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