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幫個死黨搞上車盤,佢睇中咗個新界細單位,臨簽約前突然捉住我問:「喂,你咁多客搞按揭,到底邊間銀行最易批?」呢個問題真係十個有九個準業主都問過。講真,「易批」呢兩個字好弔詭,銀行唔係慈善機構,佢哋睇嘅唔單止係間樓值幾錢,更重要係你個人嘅「還款能力」同「還款誠意」。今次唔講廢話,直接同大家拆解點樣增加按揭批核機會,再分享三間近期對「非完美申請人」較為友善嘅銀行。
先講個真實案例:舊年幫個做Freelance嘅設計師申請按揭,佢月入平均有5萬,但出糧紀錄係半年現金、半年轉帳,稅單顯示收入又得30萬左右。大行一見就耍手擰頭,話收入唔穩定兼文件唔齊。最後轉去一間中型銀行,我哋準備咗兩年完整銀行月結單、清晰標注客戶過數嘅紀錄,再加埋幾個長期合作客戶嘅確認信,詳細解釋行業收錢模式。結果?批足九成,仲有現金回贈。關鍵在於,你有冇用銀行睇得明嘅方式,證明你嘅還款能力?
銀行批核按揭最核心睇四樣嘢:穩定收入來源(即使係現金出糧都要有跡可尋)、物業質素(太舊或太偏遠會扣分)、信貸紀錄(TU係基本入場券),同埋好多人忽略嘅職業性質。如果你係紀律部隊、老師、護士呢類穩定工種,就算人工唔算極高,銀行都會自動加分,因為佢哋內部有張「低風險職業表」。相反,就算你月入十萬但係炒緊散工,銀行可能寧願做個月入四萬嘅公務員。
講到近期較彈性嘅選擇,中銀香港 對「收入組合複雜」嘅申請人接受度較高。例如你有份正職再加part-time收入,或者有租金、投資收益等,只要能夠提供齊全證明文件(正職出糧紀錄+兼職合約+租金合約等),佢哋肯計加總收入。特別係如果你有強積金供款紀錄同稅單互相對照,成功率更高。不過要注意,佢哋對樓齡較舊嘅物業審批會較嚴謹。
另一間要睇實係 匯豐,唔好以為大行一定硬淨。匯豐近期對信貸紀錄「有少少花」嘅客戶相對包容,例如你試過遲還卡數幾日,TU有個輕微瑕疵(唔係嚴重拖欠),只要過去一年紀錄良好,解釋得通,加上有穩定存款喺匯豐,好多時會網開一面。重點係,如果你本身係匯豐出糧戶口或者有投資戶口,強烈建議經客戶經理入件,內部有條「關係客戶」通道,批核鬆手程度同街客完全兩回事。
想講多間冷門黑馬:永隆銀行。佢哋近期積極搶按揭市場,對自僱人士、小生意東主特別友好。如果你公司成立滿兩年,就算盈利唔算好標青,但公司戶口現金流穩定,佢哋肯用「公司流動資金+個人收入」雙軌評估。最正係,佢哋接受某些行業用「行業平均收入」作參考,例如你開咖啡店但剛起步未賺錢,只要拎到同區類似規模店舖嘅營運數據(可以搵商會或行業報告),都有機會過關。不過現金回贈可能比大行少0.1%至0.2%左右。
提高批核機會有三招一定要做:第一,申請前三個月絕對唔好碌爆卡或申請新貸款,TU分數會即跌;第二,預留至少六個月入息證明,如果份工剛轉唔夠三個月,即刻準備返上份工嘅離職信同入息紀錄;第三,主動補文件,例如你份工有佣金,但出糧單無列明,自己整份明細表俾銀行,等對方計數計得舒服。記住,按揭主任每日睇幾十份申請,你整理得越清晰,佢越容易寫報告幫你爭取。
最後醒多個貼士:而家好多銀行暗地裡有「綠色通道」俾某類客戶。如果你份工屬於ESG相關行業(環保、社企、可持續發展等),或者買緊嘅係綠建環評(BEAM Plus)認證樓盤,不妨主動提出。有銀行開始將呢類申請歸入「社會責任貸款」類別,審批尺度會有微妙鬆動,分分鐘快兩日批核。上車路上,有時就係爭呢啲細節位。
其實所謂「易批」,從來都係相對嘅。與其周圍問人邊間鬆手,不如花時間執靚自己盤數。銀行最怕嘅唔係你賺得少,而係睇唔透你盤數。當你能夠將自己嘅財務狀況變成「一眼睇晒」嘅故事,批核嗰關自然易過。記住,按揭係長達二、三十年嘅承諾,搵到間肯同你風雨同路嘅銀行,比純粹貪「易批」更重要。
評論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