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,我溜达到Markham的Kiku Sushi,纯属偶然——朋友一个劲地推荐,说那里藏着多伦多最地道的日本味。走进门,那股熟悉的酱油和wasabi香气扑面而来,瞬间把我拉回东京小巷的居酒屋记忆。这些年,我在全球尝过不少日料,但Kiku的真切感,像老朋友重逢一样自然。店面不大,木质桌椅透着温润,墙上挂着的浮世绘复制品,无声诉说着日本传统。老板是个东京老饕,移民来加十几年,坚持从日本空运鱼获,每周两次,只为那份鲜甜。
说起正宗,Kiku的寿司台是灵魂。我点了份omakase套餐,厨师小哥手法娴熟,捏nigiri时力道精准,米饭粒粒分明却不粘手。金枪鱼中腹otoro,脂肪纹路如雪花,入口即化,海味直冲鼻腔——这绝不是冷冻货,是筑地市场早晨的馈赠。天妇罗也惊艳,虾身裹着薄薄面衣,炸得金黄酥脆,咬下去咔嚓声里藏着蔬菜的清甜。配上一杯热sake,微醺中聊起日本食材的讲究:酱油用千叶县的,米是秋田小町,连wasabi都是现磨鲜根,辣而不冲。这种细节,让每口都像在品文化,而非快餐。
氛围上,Kiku避开了喧闹连锁店的浮夸。背景放着轻柔的演歌,服务生轻声细语,上菜时鞠躬的弧度恰到好处。有次,我独自坐吧台,厨师递来免费试吃的uni海胆,笑说“今天刚到货,尝尝鲜”。这种人情味,在海外日料店难得一见。价格嘛,不算便宜但值当——omakase人均$60左右,比飞东京划算多了。关键是,它不迎合西式口味,坚持传统:sashimi不淋酱汁,让鱼鲜做主;味噌汤用真昆布熬底,咸香醇厚。吃完离店,舌尖余味悠长,仿佛穿越回关东的深夜食堂。
如果问我Markham哪家日料最地道,Kiku当仁不让。它不是网红打卡点,而是懂行人的秘密基地。下次去,试试他们的chirashi bowl,铺满时令鱼生,视觉味觉双杀。或者点份热腾腾的tonkotsu拉面,汤头熬足12小时,猪骨胶原黏唇。记住,提前订位——周末常爆满,老饕们早摸清了门道。
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