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週三揹著兩歲半的姪女衝東灣泳灘,烈日下在碼頭狂奔趕船的狼狽樣,現在想起來都好笑。這片隱藏在馬灣西南角的月牙白砂灘,連我這老香港都是第三次迷路才摸清門道。別信地圖直線距離,帶著娃走錯路可是血淚教訓啊。
從中環2號碼頭跳上渡輪那刻,親子戰役才剛揭幕。船程20分鐘,哄娃招數盡出:餵果汁、數海鷗、假裝抓浪花…下船後別傻等巴士!穿過「挪亞方舟」側門的樹蔭小徑,五分鐘直抵沙灘後門。這條祕徑是推嬰兒車的奶奶指點的,比繞行大馬路少曬十分鐘太陽。
白沙比我想像中細軟,赤腳踩下去像踩在溫熱的糯米粉裡。最驚喜是退潮後的生態課——灘頭巖縫藏著指甲蓋大的招潮蟹,礁石附著青口貝,孩子蹲著觀察半小時不動彈。記得帶小桶和鑷子(但最後要放生),這比玩具更殺時間。
沙灘末段有棵百年老榕,氣根垂成天然鞦韆。樹蔭下鋪野餐墊最聰明,正午躲進去啃三明治,海風穿過葉隙帶著鹹味。旁邊的沖身區水壓超猛,沖掉細砂時留意腳下排水溝——我撿回三次被沖走的小童涼鞋。
回程別急!五點後太陽西斜,帶孩子爬上沙灘盡頭的救生塔眺望台。青馬大橋鋼索染成金紅,貨輪拖著長長波紋駛過汲水門,此刻拍親子剪影根本是明信片。等渡輪時在碼頭小店買杯手打檸檬茶,玻璃杯壁凝著水珠,是夏日最好的句點。
沙灘椅阿姐悄悄話:週四早上人最少,清潔工剛耙平沙面像奶油蛋糕。若見灘頭擺著藍色小浮球,代表當天有水母出沒,帶孩子踏浪要更小心。
評論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