銅鑼灣富士大廈,每次走進去都像掉進一個寶藏箱,那種熱鬧感撲面而來,彷彿整個香港的精華都濃縮在這裡。記得去年夏天,我剛從東京回來,帶著一身疲憊,卻被朋友硬拉來這裡逛街。一踏進大廈,冷氣涼爽,人聲鼎沸,各種小店擠滿了年輕人和遊客,空氣裡飄著咖啡香和點心味,瞬間讓我精神一振。那時候才真正體會到,這地方不只是購物天堂,更是生活故事的集散地。
談到購物,富士大廈的地下樓層簡直是潮流聖地。我最愛那家「潮品屋」,店面不大,但老闆娘超有品味,每次進貨都是從日本和韓國淘來的限量款。上個月,我買了件復古牛仔外套,才八百港幣,質感好到爆,穿去朋友聚會時被狂問哪裡買的。另一個必去點是二樓的「書香閣」,專賣獨立雜誌和藝術書籍,老闆是個文青大叔,聊起設計理念時眼睛發亮。有次他推薦我一本香港本土攝影集,翻開後才發現銅鑼灣的街角被拍得如此有靈魂,忍不住就掏錢帶回家。
美食部分更讓人驚豔,三樓的「和風食堂」是我私藏寶藏。店面裝潢簡約,但老闆堅持用新鮮食材,他們的鰻魚飯簡直絕了——米飯粒粒分明,鰻魚烤得外脆內嫩,淋上特製醬汁,一口下去滿嘴鮮甜。記得第一次帶媽媽來,她本來嫌貴,結果吃完後連聲讚嘆,說比她在日本吃過的還地道。價格嘛,一份套餐大概兩百蚊左右,值回票價。
如果你偏好街頭風味,千萬別錯過大廈外圍的「阿婆車仔麵」,攤位雖小,卻有三十多年歷史。湯頭是用豬骨熬足八小時,濃郁到能嚐出歲月的味道。我常點魚蛋配咖哩汁,微辣帶甜,咬下去彈牙得很。有一次下雨天,排隊時跟旁邊的學生聊起來,原來他們是常客,說這是考試前的幸運餐,吃完精神百倍。這種在地人情味,讓美食不只是填肚子,更像一場文化對話。
富士大廈的魅力,其實藏在細節裡。它不像那些高檔商場光鮮亮麗,反而有點舊舊的,牆上還貼著褪色的海報,卻因此更真實。每次來,我都會觀察那些老店和新鋪的共存——傳統茶餐廳隔壁是文創小店,衝突中透著和諧。這讓我想起香港的縮影,新舊交融,永遠在變卻又堅守本質。或許這就是為什麼我總愛回來,不只為血拼或吃好料,更是為了感受那種活生生的城市脈搏。
評論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