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為一個在加拿大定居超過十年的華人,每次回國探親或幫朋友處理入境事務,總會遇到各種通關小插曲。記得去年夏天,朋友第一次來加,因為沒提前填寫電子申報,結果在溫哥華機場排了兩個小時隊,差點錯過轉機。這種經歷讓我深刻體會到,準備充分有多重要。
通關攻略其實不複雜,但細節決定成敗。首先,務必下載ArriveCAN應用程式,提前72小時內填好申報表,包括健康狀況和旅行紀錄。我習慣把護照、簽證、機票行程單都掃描存手機備份,再列印紙本以防萬一。過海關時,官員常問「來加拿大目的?」或「帶了什麼物品?」,回答要誠實簡潔,別試圖隱瞞。有次我帶了家鄉特產肉乾,主動申報後,官員只是笑笑放行;反觀隔壁旅客藏了未申報現金,結果被帶去小房間盤問半小時。
必備清單方面,文件類絕對是核心:有效護照和簽證(學生或工作簽需附上批准信)、往返機票證明、住址聯絡資訊。現金部分,加拿大規定超過一萬加幣必須申報,我建議帶小額現金加信用卡,避免麻煩。藥品要帶原包裝和醫生處方,尤其處方藥—曾有位阿姨因降血壓藥沒標籤,被海關扣下盤查。生活用品如轉接插頭、保暖衣物也別漏,溫哥華冬天濕冷,沒準備好容易感冒。
文化差異常是隱形地雷。加拿大海關重視隱私和誠信,別隨便拍照或大聲講電話;遇到盤問時保持冷靜,多用「請」「謝謝」。通關後別急著走,檢查行李是否齊全,我有次匆忙離開後發現背包忘在安檢區,幸好工作人員幫忙找回。總之,入境是旅程的起點,做好功課能讓整個體驗順暢又安心。
【评论】
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