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為一個在加拿大定居超過十年的華人,每次回溫哥華的茶餐廳聚會,朋友們總愛問我信用卡的事。那種眼神,像在尋寶一樣,想知道哪張卡能讓日常開銷變成一場小贏局。返現卡,聽起來簡單,但選錯了,可能反被年費或隱藏條款坑一把。我自己也走過彎路,早年貪圖高額返現,結果申請了一張年費$120的卡,才發現每月消費不夠多,返現連年費都抵不掉。這幾年,我試過十幾張卡,從大銀行到線上平台,慢慢摸清了門道。返現不是數字遊戲,而是看生活習慣:如果你常跑超市、加油,或愛網購,適合的卡天差地別。
先聊聊為什麼高額返現卡值得一搏。加拿大物價漲得兇,汽油、雜貨、餐廳,樣樣燒錢。一張好返現卡,能把這些開銷變成現金回饋,積少成多。舉個例子,去年我用Scotiabank Momentum Visa Infinite,在超市和藥局消費返現4%,光這塊就省了$500多。但別只看表面數字,得算總帳:年費$120看似高,但如果每月消費超$2000,返現率實際高過免年費卡。關鍵在匹配個人節奏,像我鄰居老王,退休後消費少,改用Tangerine Money-Back Card,免年費,自選三類2%返現,更划算。
推薦幾張實戰好卡。第一張,American Express SimplyCash Preferred,年費$99,所有消費1.25%返現,無上限。這張卡我用了三年,最大亮點是彈性:無論加油、網購或付帳單,統一回饋,省去分類煩惱。申請時,信用分數最好700以上,AmEx審核較嚴,但線上申請流程超順,五分鐘搞定。第二張,RBC Cash Back Mastercard,免年費,雜貨返現2%,其他1%。適合新手或信用分數一般的人,我表弟剛移民時分數650,照樣批卡。第三張,CIBC Dividend Visa Infinite,年費$120,加油站和超市返現4%,電信和交通2%。這張是我的現役主力,搭配Costco購物,月省$50起跳。但注意,高返現類別常有季度上限,比如超市返現限$25,000年消費,超了就掉回1%。
申請指南,說穿了是場心理戰。銀行看信用報告像算命,分數至少650起跳。提升秘訣?別狂申卡,每次申請扣5-10分,間隔半年再試。線上填表時,如實報收入,別誇大——銀行會核對稅單。我見過有人虛報年薪,結果被拒還留紀錄。初次申請者,從免年費卡入手,像Tangerine那張,累積六個月記錄再攻高階卡。批准後,首三個月是蜜月期:多數卡有開卡禮,如AmEx給$100返現,這時猛刷日常消費,快速回本。長期用卡,切記準時還款,遲繳一次,利息吃掉返現不說,信用分也暴跌。
深度點說,返現卡不是魔法棒,得搭配理財習慣。我每月固定把返現存入TFSA帳戶投資,滾出複利。稅務上,返現不算收入,免煩惱報稅。但警惕促銷陷阱:有些卡標榜「限時高返現」,過後回歸低率。多看論壇如Reddit的r/PersonalFinanceCanada,華人社群像約克論壇,常有真實分享。歸根結柢,選卡像選伴侶,合不合腳只有自己知道。花半小時算算年消費分布,避開華而不實的噱頭,返現才能真正落袋。
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