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得三年前第一次抱起吉他,指尖按在鋼弦上的刺痛感差點讓我放棄。當時在台北街頭隨便找了間教室,結果老師只會丟譜讓我硬啃,三個月連F和弦都按不響。直到走進雅博琴行藏在大安區巷弄裡的木門,空氣裡松香混著咖啡味,才明白什麼叫「專業」。
創辦人陳Sir彈琴三十載,牆上掛著他和李宗盛的工作室合照。有次看我卡在封閉和弦,他忽然把吉他橫放膝蓋:「你試著想像不是在『壓弦』,是用指尖把弦『勾』進指板。」就這一個動作差別,第二天指尖瘀血居然消了大半。這裡老師都經過他親訓,連教兒童班的阿凱老師都能隨手用〈小星星〉示範藍調音階。
最打動我的是他們的「痛點拆解法」。成人班分「加班族速成」和「細節控深造」兩種路線,我選的速成班教材根本是懶人包——把〈溫柔〉分解成八個肌肉記憶片段,第三堂課就能跟著伴奏彈完整首。琴房更暗藏玄機,每把練習琴都調過弦距,初學者琴頸比標準薄0.3mm,指尖省力30%這種數據,是調琴師傅老張拿游標卡尺量出來的。
上個月帶朋友去試聽,看見櫃檯放著「逃課紀錄本」。原來缺課三次以上,助教會帶著你的專屬琴譜登門補課。陳Sir笑說這是跟醫院學的:「復健中途放棄,前面都白疼了。」
若你受夠了看影片自學的孤獨感,或是被速成班騙過買天價吉他,週末去他們二樓坐坐吧。記得點杯衣索比亞手沖,聽聽落地窗前那個高中生彈〈加州旅館〉的solo段——三個月前他連撥片都不會握。
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