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禮拜和幾位玩美股的老友飲茶,聊到匯豐美股交易手續費改版,阿陳拍檯大嘆:「早知唔用佢個自動換匯!白白蝕咗成個月茶錢!」呢個痛我太懂了。匯豐個介面係幾方便,但啲收費細節藏得深,今日同大家逐層拆解。
先講明牌價:匯豐美股網上交易佣金係0.25%,最低收費38港元。聽落合理?且慢。重點係佢嘅「外幣結算服務費」——硬食0.4%匯水差價。假設你買3000美金Tesla,未計股價波動先被扣96港幣,仲未計38蚊最低佣金。我舊年一單交易紀錄顯示,實際成本佔投資額1.2%,比專用券商貴三倍。
真正伏位在貨幣轉換。當你用港元戶口買美股,系統會自動分兩刀斬:先扣港元>按佢定嘅匯率轉美金>再扣佣金。關鍵在於匯豐嘅買賣差價闊到嚇人,美金兌港元報價差距常年維持0.08-0.1港元。有次我凌晨掛單買NVIDIA,醒來發現成交匯率比市價低0.09,單匯損就夠買兩張迪士尼門票。
慳錢攻略實戰版:開通匯豐「綜合理財戶口」+「美元投資戶口」是基本動作。入金前用轉數快過數去ZA或Livi等虛擬銀行,兌美金匯率貼近市場價(差價約0.02),再免費轉美元去匯豐。買賣時務必選「美元結算」,即時避開0.4%屠刀。記住要手動取消「自動貨幣轉換」功能,我試過系統預設復活,蝕過3.5萬蚊學費。
進階玩家要識玩階梯佣金。當單月交易額衝破100萬港幣,佣金率會跌至0.18%,但門檻計算只計「網上落單部分」。上個月我幫公司客大手掃貨,特登分拆20張單網上落盤,慳返二千幾手續費。另個冷知識:匯豐美股盤前盤後交易唔收附加費,IBKR要收3美金,凌晨炒業績期有著數。
最後比個殘酷對照:用匯豐買1萬美金蘋果,總成本約380港幣;轉用富途只要7美金(約55港幣),差成七倍。但匯豐有個殺手鐧——即日鮮不限次數免佣(須簽風險披露),適合即市炒波幅。上週我試過早市掃三轉微軟期權,慳返成千蚊手續費,夠請成班team食和牛放題。
血淚總結:匯豐玩美股要精算到骨子裡。美元戶口是命脈,避開自動換匯是保命符,大額玩家要榨乾階梯優惠。若你月交易少過十萬,真係要諗諗轉場。話時話,琴日見佢地新推「美股定期」計劃,睇落著數但內藏管理費陷阱…呢啲下次再開篇講。
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