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買車,聽起來很風光,但一談到稅,不少人的笑容就僵住了。記得幾年前,我朋友興沖沖想買輛新車代步,結果一算稅款,差點沒暈倒。香港的汽車稅制複雜又沉重,一個不小心,購車夢可能就變成財務噩夢。今天就來聊聊,如何避開這些坑,用聰明方法省下一大筆錢。
先從首次登記稅講起,這是香港買新車的最大開銷。稅率是階梯式的,車價低於十五萬港幣的部分,稅率15%;超過十五萬到三十萬的部分,30%;再往上,稅率飆到46%。舉個實例,假設買輛價值四十萬的車,稅款就超過十萬港幣,幾乎佔了車價四分之一。這還不包括牌照費、保險和其他雜費。政府這樣設計,說是為了控制車輛增長,緩解交通擁堵,但對普通市民來說,簡直是變相加價。我見過有人沒算清楚,簽了合約才發現多付幾萬塊,後悔莫及。
除了首次稅,每年牌照費也不容小覷。小型私家車的年度牌照費,基本從幾千到上萬港幣不等,視引擎大小而定。引擎超過1500cc的車,費用更高,這點很多人忽略,以為買了車就完事。加上停車位租金、維修費,養車成本比買車還嚇人。香港地少人多,政府用高稅壓制私家車數量,出發點或許是環保,但現實中,它讓中產家庭買車變成一種奢侈。我有次在車行跟老闆聊天,他說近半客戶都因稅放棄新車,轉向其他選擇。
想省錢?第一個技巧是瞄準環保車。香港政府為了推廣電動車和混能車,給了不少稅務優惠。電動車的首次登記稅,最高可豁免九萬七千五百港幣,這政策從2021年延長到2024年。我去年換了輛Tesla,省下近八萬稅款,加上充電補貼,整體開支比汽油車低三成。混能車也有折扣,稅率減半。記住,買車前查清環保標準,別只看廣告,親自上運輸署網站核實型號清單。
第二招是考慮二手車。香港的二手車市場活躍,尤其進口日本車,稅務負擔輕很多。首次登記稅只針對新車,二手車交易時,稅已由原車主付過,你只需付少量轉讓費。我認識一位車主,買了輛三年車齡的豐田,省了十幾萬稅款,車況還像新的一樣。但要注意,二手車得驗車過關,找信譽車行,避免買到事故車。建議帶懂車的朋友一起去試駕,檢查引擎和底盤。
時機選擇也很關鍵。車行常有促銷季,像農曆年前或暑假尾聲,庫存多,折扣大。配合政府政策變動時買,更划算。例如2023年電動車補貼加碼時,不少人搶購,省了稅還拿回扣。進口車方面,從日本或歐洲直接進口,稅款可能更低,但得算清運費和關稅。我試過從德國進一輛二手寶馬,總成本比香港新車便宜兩成,但手續繁瑣,得找專業代理。
總之,買車前做好功課,別衝動。算清總成本,包括稅、費和長期開支,多比較車型和時機。香港生活節奏快,但省錢購車需要耐心。與其被稅壓垮,不如主動出擊,把錢花在刀口上。
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