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資這條路上,我走過不少彎路。記得2008年金融海嘯那會兒,股市像坐雲霄飛車一樣暴跌,我手上的股票瞬間蒸發三成,整夜睡不著覺。那時,一位老友建議我試試美國短期國債,說它是「風暴中的避風港」。起初我半信半疑,但買了幾張三個月期的T-Bills後,才發現這玩意兒真能讓人安心睡覺——到期時本金一分不少回來,還帶點微薄利息。十年過去,它成了我資產組合的基石,尤其當全球動盪時,總能穩住陣腳。
美國短期國債,簡稱T-Bills,是美國政府發行的債務工具,期限從四週到一年不等。它們不像股票那樣大起大落,而是以折扣價賣出,到期按面值贖回,中間差額就是你的收益。舉個例子,去年我買了一張面值1000美元、六個月期的T-Bill,只花了980美元,半年後拿回全額,等於賺了20塊。這種設計讓它本質上近乎零風險——畢竟,美國政府有全球最高的信用評級,違約機率微乎其微。歷史上看,就算二戰或金融危機,國債從未讓投資人血本無歸,因為它背後是國家稅收和印鈔權力撐腰。
為什麼說它安全?關鍵在流動性和保障。T-Bills市場龐大,每天交易量高達數百億美元,你要變現時,幾乎隨時能找到買家。相較於公司債或新興市場債,它不受企業破產或政治動盪影響。我常跟朋友說,這就像把錢存進最穩的銀行,但利息稍高一點。去年通膨飆升時,我比較過:定存利率才2%,T-Bills卻能到4%以上,雖然跑不贏通膨,但至少保本。風險嘛,不是沒有——萬一利率突然大漲,債券價格會小跌,但持有到期就沒事;另一個隱憂是通膨吃掉實質回報,所以我不會把全部身家押上去,只當核心防禦部位。
實際投資門檻超低,新手也能輕鬆上手。我習慣透過Fidelity這類線上券商操作,開戶後點幾下就搞定,最低100美元起跳。或者直接上美國財政部的TreasuryDirect網站,省去中間費用。記得第一次買時,我選了四週期試水溫,過程像網購一樣簡單:選期限、輸入金額、確認付款。到期資金自動回帳戶,連手續費都免。現在我每個月固定配置一部分薪水進去,當作緊急備用金。小訣竅是分散期限——比如買些三個月、六個月和一年的,這樣流動性更好,利率波動時也能平衡。
當然,T-Bills不是發財捷徑。它的收益溫吞,適合保守型投資人或資產配置的「安全墊」。我的組合裡,股票佔六成追求成長,黃金兩成抗通膨,剩下兩成全放短期國債。市場狂飆時,它顯得平淡;但當黑天鵝來襲,比如烏克蘭戰爭或疫情復燃,它總讓我睡得安穩。投資說白了,是場馬拉松,不是短跑——與其追逐高風險報酬,不如先築牢地基。下次你擔心市場震盪時,不妨試試這招,它可能不會讓你暴富,但絕對少掉許多白頭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