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為一個在加拿大生活了十幾年的華人,我總覺得極光像是天空的魔法秀,那種親眼目睹的震撼,是任何照片都無法替代的。記得第一次在黃刀鎮(Yellowknife)守夜,零下三十度的寒風刺骨,但當綠色的光帶開始舞動時,整個世界都安靜了。那晚,我裹著厚厚的羽絨服,站在結冰的湖面上,心裡只有一個念頭:這輩子值了。
加拿大之所以成為全球極光聖地,關鍵在於高緯度和低光害。北極圈附近的城鎮,幾乎每個角落都能邂逅這場奇景,但挑對地點是門學問。黃刀鎮絕對是首選,這裡號稱“世界極光之都”,一年有超過240天能看到光舞。我個人偏愛大奴湖(Great Slave Lake)邊的露營點,視野開闊,還能聽到冰裂的細碎聲響。另一個寶藏是育空地區的白馬市(Whitehorse),人口稀少,光污染幾乎為零。去年冬天,我和朋友開車到郊外的塔基尼溫泉(Takhini Hot Springs),一邊泡溫泉一邊看極光,那種冰火交融的體驗,簡直像在夢裡。
時間安排上,別以為隨便挑個冬天就行。最佳觀賞期是九月到四月,但高峰期在十二月到二月,這時夜晚最長,極光活動也最活躍。避開滿月前後,月光太亮會搶戲。我建議提前幾個月規劃,尤其旺季的住宿一房難求。記得2019年,我臨時起意去丘吉爾鎮(Churchill),結果只能睡在租來的露營車裡,零下四十度差點凍僵。教訓啊,現在我都會提前半年訂好小木屋或民宿。
旅行攻略的核心是準備充足。裝備上,防寒是生死大事:多層穿衣法(羊毛內搭、羽絨外套、防風褲),加上雪靴和手套,缺一不可。攝影愛好者別忘帶三腳架和廣角鏡頭,ISO調到1600以上,曝光時間控制在10-15秒。第一次拍時,我手抖得厲害,畫面全糊了,後來才學會用遙控快門。費用方面,黃刀鎮三天兩夜行程,含機票住宿和當地團,大概要1500加幣起跳。省錢訣竅是避開聖誕旺季,或者自駕到白馬市,油費加露營能砍半開銷。
安全永遠擺第一。極地氣候變化莫測,出發前查好天氣預報,帶上急救包和衛星電話。當地原住民導遊常說,尊重自然就是保護自己。有一次在育空,嚮導提醒我們別亂闖冰湖,說不定底下有薄冰區。這份敬畏心,讓旅程不只為打卡,更成了生命中的啟發。
如果你問我值不值得去?我會說,極光不是風景,是心靈的洗禮。當光帶在頭頂盤旋,彷彿宇宙在低語,提醒我們人類的渺小。別等老了才後悔,趁年輕,去加拿大追一次光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