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走進銀行討論房屋貸款,最讓人頭痛的就是那個按揭成數。銀行說只能貸七成,你卻想貸到八成,這中間的差距到底取決於什麼?說穿了,不是銀行故意刁難,而是他們有一套隱形的評估系統。今天,我就來聊聊這些關鍵因素,讓你下次申請時不再摸黑前進。
記得幾年前,我幫朋友處理過一樁貸款案。他看中台北市一間公寓,開價一千萬,自備款只湊到兩百萬,心想貸個八成應該沒問題。結果銀行只給七成五,差點讓交易泡湯。後來仔細一問,才發現問題出在他的信用記錄上。幾年前有過幾次信用卡遲繳,雖然金額不大,但銀行系統一拉出來,就當場扣分。信用評分這東西,簡直是貸款的隱形門檻。銀行不只查聯徵報告,還會看你的還款習慣是否穩定。如果你過去兩年內有逾期紀錄,成數直接降一級。改善方法其實簡單:提前三個月還清所有小額債務,養成準時繳費的習慣,分數慢慢就拉回來了。
另一個常被忽略的因素是收入穩定度。銀行看的不只是你薪水單上的數字,而是整體財務健康度。我遇過一位客戶,月薪十萬,聽起來很高吧?但他兼職做外送,收入波動大,銀行一算負債比,馬上打折扣。負債比率怎麼算?簡單說,就是你每月債務支出除以月收入,通常超過六成就危險。銀行會細查你的薪轉紀錄、稅單,甚至問公司是否穩健。如果你是自營業者或自由工作者,難度更高。建議提前準備六個月的收入證明,最好搭配固定存款紀錄,讓銀行看到你的緩衝能力。
房產本身的價值,更是成數的決定性關鍵。銀行不會只看你買的價格,而是派估價師實地勘查。社區老舊、地段偏遠,或周邊有嫌惡設施,成數馬上砍。舉個真實例子:台中一位朋友買預售屋,建商喊價每坪三十萬,銀行估出來只剩二十五萬。結果原本預期的八成貸款,縮水到七成。想避免這種落差?簽約前先請獨立估價師評估,或者選口碑好的建案。首付比例也很重要:自備款多放一點,成數更容易往上拉。
最後,貸款類型也會影響成數。政府優惠房貸像青年安心成家,通常成數較高,但條件嚴苛。一般商業貸款彈性大,卻得看銀行政策風向。經濟不景氣時,銀行緊縮,成數普遍降低。我的經驗是:別只盯一家銀行,多比較幾間。找中小型銀行談,有時他們為了搶客戶,願意給更好的條件。總之,把這些因素當成拼圖,一塊塊拼好,你的貸款之路自然輕鬆不少。
【评论】
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