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有個朋友問我,銀行利息到底怎麼算?他存了一筆錢在定存帳戶,結果到期時拿到的利息比預期少,整個傻眼。這讓我想到,很多人可能跟我朋友一樣,對利息計算一知半解,結果被數字搞糊塗了。利息這東西,看起來簡單,但背後藏著不少學問,今天我就來分享自己的經驗,帶大家一步步拆解。
先說說基本概念吧。銀行利息分兩種:單利和複利。單利就是你只拿本金的利息,比如存10萬塊,年利率2%,一年後利息就是10萬乘以2%,等於2000塊。複利就不一樣了,利息會滾進去本金裡再生利息,這就像雪球越滾越大。我記得第一次接觸複利時,還以為銀行在耍花招,後來才懂這是理財的關鍵。
計算單利很直觀。公式是利息等於本金乘利率再乘時間。假設本金是新台幣50萬,年利率1.5%,存三年。先轉換利率成小數,1.5%就是0.015,時間三年不變。算出來利息是50萬乘以0.015乘以3,等於22500塊。整個過程不用想太複雜,一步步來就行。但要注意,銀行通常用年利率,如果時間單位是月或天,得換算一下。比方說存半年,時間就變成0.5年。
複利計算就多點步驟了。公式是總金額等於本金乘上(1加利率除以複利次數)的(複利次數乘時間)次方。聽起來拗口,舉個實例吧。假如本金20萬新台幣,年利率2%,複利一年算一次,存五年。複利次數n是1(因為年複利),利率r是0.02,時間t是5年。總金額A就是20萬乘上(1加0.02除以1)的(1乘5)次方,等於20萬乘1.02的5次方。先算1.02的5次方,大約1.104,再乘20萬,總金額約220800塊,利息就是20800塊。
再來個實際對比。如果同樣20萬、2%利率、五年,用單利算:利息是20萬乘0.02乘5,等於20000塊。複利卻多了800塊!這就是複利的魔力,時間一長,差距更大。我年輕時存錢,總選單利定存,後來學乖了,複利帳戶讓退休金多滾出好幾萬。實務上,銀行APP或網站都有試算工具,但自己動手算一次,才能真正搞懂陷阱,像手續費或稅金吃掉利息這種事。
影響利息的因素很多,利率高低當然重要,但時間才是主角。複利下,存十年比五年多賺一倍以上。本金大小也關鍵,小額存款複利效果不明顯,大額就很有感。還有通膨問題,現在利率低,利息可能跑不贏物價漲幅。我建議大家,下次存錢前,先用紙筆算算,別光看銀行廣告的高利率數字。
總之,利息計算不難,重點是動手試。拿個計算器,找個實際例子練練,像算房貸或儲蓄計畫,慢慢就熟能生巧。這不只是數字遊戲,而是掌控自己財務的第一步。
【评论】
评论:
- 請問如果複利是每月計算,公式裡的n該怎麼設定?比方說年利率3%,每月複利一次的話,是不是n=12?
- 我算完單利和複利後,發現差額不大,是不是本金太小就沒必要選複利?比如存5萬塊,存三年。
- 文章提到通膨影響,能舉個例子嗎?假設年通膨率2%,存款利率1.5%,實際等於虧錢?
- 感謝分享!我剛用你的步驟算了房貸利息,省下不少冤枉錢,複利真的差很大。
- 銀行手續費怎麼扣?比如定存到期,利息會被預扣稅嗎?實拿金額要怎麼調整計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