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在整理旅行紀錄時,翻到幾年前一張從東京飛回台北的機票,那趟只花了不到台幣一千塊,靠的全是累積的航空里數。說實話,這幾年我飛遍全球,從商務出差到家庭度假,累積里數的經驗讓我省下不少錢,甚至還換過免費的頭等艙。很多人以為買里數是浪費錢,但其實它背後藏著一堆省錢秘訣和快速累積的技巧,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些真實心法。
買里數不是亂花錢,而是種聰明投資。航空公司的常客計畫像華航或長榮,經常推出限時促銷,讓你能用現金購買額外里程。舉個例子,去年底亞洲萬里通有場大促,我趁機買了五萬里數,花了約台幣八千塊,後來換到一張價值三萬多的台北飛曼谷來回機票。直接買票的話,至少得多掏一萬五。關鍵是要抓準時機,航空公司在淡季或節日前常打折,訂閱他們的電子報或追蹤社群媒體,就能第一手掌握消息。
省錢的秘訣在於精算價值比。別只看里數的表面價格,要算每里數的成本效益。假設買一萬里數花兩千塊,如果能換到市價一萬的機票,那回報率就超高。我習慣用Excel表格追蹤,比對不同計畫的兌換率。另一個坑是避免高額手續費,有些銀行聯名卡刷卡買里數會收額外費用,我中過招一次,現在只透過官網直接交易。還有,別把所有蛋放一個籃子,分散到多家航空公司,像星宇或國泰,萬一計畫變動才不會血本無歸。
快速累積的技巧得靠日常生活的槓桿。信用卡積分是我的主力,選一張高回饋的旅行卡,像匯豐旅人卡,每消費十元累積一里數。去年我光靠超市購物和繳帳單,就攢了十萬里數。別忽略小額消費,連買杯咖啡都用卡付。另外,夥伴計畫是隱藏寶藏,訂房網站Agoda或租車公司Hertz消費都能轉里數,我曾在日本租車三天,意外賺了五千里數。最重要的是參與限時活動,航空公司常辦雙倍積分挑戰,上個月我完成華航的飛行任務,額外拿到兩萬里數獎勵。
這些方法聽起來簡單,但得持之以恆。記得第一次嘗試時,我太貪心買了太多里數,結果兌換機票時發現旺季名額滿了,差點虧錢。後來學會提前半年規劃,鎖定淡季航班,才真正發揮價值。現在,我每年省下的旅費夠全家出國一趟。如果你剛起步,先從少量購買測試,再逐步放大。旅行不只是花錢,用點巧思,里數能讓夢想更近。
【評論】
評論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