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陣子陪朋友去星展銀行辦事,無意間瞥見櫃檯上那疊「新戶禮遇」的宣傳單,突然想起自己五年前第一次踏進DBS開戶的場景。那時剛從香港調來新加坡工作,人生地不熟,拎著兩大箱行李就開始找落腳的銀行。選星展純粹因為它綠色的招牌在烏節路特別顯眼,沒想到這抹綠後來成了我財務自由的起點。
最近星展針對新戶的優惠確實誘人。上週幫同事阿明線上申辦「DBS digibank」數位帳戶,輸入推薦碼後直接拿到88新幣現金回饋(約台幣2,100),比去年我辦的時候多了30%。更吸引人的是「外幣定存加碼」——新資金存美金半年期,年息衝到5.2%,比台灣多數美元定存高出1.5個百分點。不過要留意門檻:須透過活動頁面申請,最低10,000美金起跳,且限新匯入資金。
說到理財工具,不得不提「DBS Multiplier」帳戶。這個整合存款、投資、保險的綜合帳戶,是我每月自動扣繳保險費的秘密武器。當你同時達成薪轉、信用卡消費、保單扣款三項條件,活存利率能從0.05%跳升到3.8%。我去年靠著把日常開銷全刷DBS卡,加上房貸綁定扣款,硬是在活存裡多賺了1,700新幣利息,等於白撿了趟曼谷自由行。
但優惠再甜,終究只是理財的起手式。真正讓我留在星展十年的關鍵,是他們對「東南亞跨境金融」的深耕。去年在印尼峇里島買了間度假小公寓,從新加坡戶頭直接轉印尼盾到賣方帳戶,手續費只要0.3%,匯率還比台灣銀行優惠近1%。有次凌晨兩點急需匯款給裝修工頭,手機APP五分鐘搞定,隔天工頭傳來收據時還附上驚訝的表情符號。
最近和理專Lina聊到資產配置,她點出個殘酷現實:「多數人追逐開戶禮,卻忽略帳管費陷阱。」星展的「豐盛理財」帳戶雖有專屬理財室和機場貴賓室福利,但每月維持50萬新幣(約台幣1,200萬)門檻著實不低。她建議新手先從「DBS Treasures」試水溫,門檻20萬新幣就能享有基金申購手續費五折,等投資組合成熟再升級。
上個月在濱海灣金融中心參加星展的ESG投資論壇,聽到個震撼數據:他們去年拒絕融資給12家碳排放超標企業,卻新增了87家綠能科技公司授信。會後我立刻把基金組合裡的傳統能源類股轉到「DBS ESG全球龍頭基金」,雖然短期報酬少了2%,但想到女兒未來要呼吸的空氣,這筆帳怎麼算都值得。
銀行櫃檯的冷氣還是那麼強,朋友正在填寫開戶表格。我看著玻璃窗外閃爍的銀行招牌,突然想起理專Lina說過的話:「優惠是糖衣,理財能力才是解藥。」當你懂得把88新幣禮金滾成退休金流,把跨境匯差省下的錢化為旅行基金,那抹星展綠才會真正在你的人生發芽。
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