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在整理皮夾時,發現抽屜深處還躺著兩張幾乎沒在用的DBS信用卡。說真的,卡片多到會忘記哪張刷過哪張沒刷,年費倒是一毛不少地扣,這種虧吃過幾次就學乖了。上個月幫表妹處理她人生第一張卡的註銷流程,才發現看似簡單的「剪卡」動作,暗藏不少新手容易踩的坑。今天就把這些血淋淋的教訓和實戰細節攤開來聊,特別是那些銀行不會主動提醒你的魔鬼細節。
打電話註銷是多數人的首選,但別急著撥客服專線。我習慣先做兩件事:翻出最新一期帳單確認所有消費都已結清,特別是那些綁定在Netflix或Spotify的自動扣款,曾經有朋友剪卡後三個月收到催繳通知,才發現忘了取消某個年費制的雲端空間;接著打開DBS的線上銀行或App,把紅利點數、現金回饋全部兌換乾淨。這些點數在卡片註銷後會直接蒸發,連申訴的機會都沒有。
真正撥打客服專線時(建議避開月底瘋狂忙線時段),會經歷漫長的語音迷宮。切記直接對機器人說「取消信用卡」通常轉不到真人,親測有效的通關密語是「卡片遺失」——這招能讓系統在30秒內把你轉給活生生的客服專員。接通後別被客服人員的溫情攻勢動搖,他們可能會祭出「免年費」、「加倍回饋」等優惠挽留。若你鐵了心要剪卡,記得用堅定的語氣說出「本人確認要永久註銷此卡」,並要求提供「取消編號」或「案件代碼」。這個數字組合比口頭承諾可靠百倍,務必抄在卡片背面或手機備忘錄。
多數人以為電話確認後就結束了?這才走到半路。掛斷電話後立刻登入網銀,你會發現卡片狀態仍顯示「有效」。此時必須執行關鍵動作:親手剪毀實體卡。別以為只是儀式感——我曾因懶得找剪刀,把註銷的卡片塞在書櫃裡,半年後竟被盜刷三筆海外交易。剪卡時要用對角線交叉剪法破壞晶片與磁條,最好連卡號末四碼也分段剪斷。更謹慎的做法是分兩天丟棄碎片,避免被有心人拼湊復原。
最後的隱藏關卡在45天後登場:登入網銀檢查「溢繳款」狀態。如果剪卡前剛好有退款入帳或你多繳了帳單,這筆錢不會自動退回。需要主動致電申請支票寄送或轉帳至其他帳戶。曾聽過有人兩年後整理文件才發現被銀行扣著三千多塊沒領回,這根本是無息借款給銀行啊!
走完整套流程大概耗時兩週,但比起年費無故被扣或盜用風險,這筆時間帳怎麼算都划算。下次想辦新卡時,不妨先問問自己:這張卡提供的服務,是否值得你未來重複經歷這番「剪卡修行」?
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