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氣轉涼,正是帶全家出遊的好時機。還記得去年秋天,我們一家五口加上岳父母,擠進我那台舊轎車去宜蘭露營,後座孩子們吵著腳麻,後車廂塞不下帳篷和食材,整趟旅程狼狽不堪。那次之後,我鐵了心要換台七人座車,花了好幾個月研究試駕,才發現選對車款能讓家庭旅行從折磨變享受。現在每次出門,孩子們在寬敞的第三排玩遊戲,大人聊天不擁擠,連寵物狗都有專屬空間——這種自在感,真的值回票價。
說到七人車,很多人以為只是多兩個座位那麼簡單,其實學問大著呢。空間佈局要靈活,安全配備不能馬虎,油耗還得顧慮長途開銷。像我有次試駕某款號稱大空間的車,第三排坐進去連膝蓋都頂到前座,長途下來腰酸背痛;另一款省油卻犧牲了車身穩定,山路轉彎時全家驚叫連連。真正適合家庭的車,得在舒適性、實用性和安全性之間找到平衡點,尤其台灣道路狹窄,停車不易,車身尺寸更不能只貪大。
先聊聊Toyota Sienna吧,這款是我最後入手的選擇。油電混合系統讓油耗壓到每公升跑18公里左右,台北開到墾丁中途不用加油,省下的錢夠吃好幾頓海鮮。車廂設計超貼心,第二排座椅能前後滑動20公分,載岳母去看醫生時,輪椅直接推上車不用折疊;第三排呢?我兩個十歲孩子坐進去還能翹腳玩Switch。上個月颱風天跑蘇花公路,它的全時四驅和盲點偵測穩穩抓地,暴雨中像艘諾亞方舟。不過車價稍高,中古市場也要百萬起跳,但想想五年保固和二手價堅挺,攤提下來其實划算。
如果你預算有限,Kia Carnival絕對是黑馬。當初在展間看到它,還以為是百萬進口車——流線型車身配電動滑門,內裝皮椅縫線精緻得像精品包。實際開起來更驚艷,2.2升柴油引擎扭力十足,陽明山爬坡毫不喘氣,後廂空間大到能塞下我老婆的摺疊單車加露營冰箱。最棒的是智慧變形座椅,一鍵就能把第三排收納成平坦地板,上次搬家連書櫃都載得動。缺點是柴油引擎噪音略大,市區低速時嗡嗡聲明顯,但高速公路巡航時反而安靜,油耗表現約每公升15公里,保養費比日系車低三成,很適合小資家庭。
愛跑戶外的家庭,不妨考慮Ford Explorer。我朋友阿明是登山狂,他家那台Explorer陪我們征戰過合歡山雪地和花東沙灘。3.0升渦輪增壓引擎配上地形反應系統,泥濘路況切個四驅模式就穩穩通過,車頂架還能加裝行李箱,塞進五人的滑雪裝備綽綽有餘。安全方面很硬派,十具氣囊加鋼骨車體,有次他在北宜公路被追撞,後車頭全毀,他家大小卻毫髮無傷。不過這車在市區有點笨重,停車格得挑大的,油耗也偏高,市區大概每公升8公里,長途才勉強到12公里,適合常跑野外的家庭。
最後提個新趨勢:電動七人車。像Tesla Model X我試駕過,鷹翼車門科技感爆棚,自駕功能讓長途開車輕鬆不少,孩子們搶著玩中控螢幕遊戲。零排放又安靜,充飽電能從台北開到高雄,超充站半小時補八成功力。但價格是硬傷,新車要三百萬起跳,充電樁安裝也得花十幾萬,除非你家有車庫或社區支援,否則便利性打折扣。我認為再等兩年,等充電網更普及、二手價跌穩再入手更聰明。
選車終究得回歸家庭需求。預算緊就優先看國產車如Luxgen M7,保養便宜零件好找;常跑長途重視舒適的話,日系混動車省油耐用;至於像我這種愛冒險的爸爸,美系越野車給的安全感無可取代。別忘了試駕時帶全家出動——老婆坐副駕測視野,孩子鑽第三排玩十分鐘,連安全座椅能不能卡穩都是關鍵。一台好車不只是交通工具,它裝載的是孩子的笑聲、伴侶的私語,還有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落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