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夜被小腿肌肉突然絞緊痛醒的經驗,你有過嗎?那種瞬間從睡夢中彈坐起來,痛到倒抽冷氣的感覺,絕對是人生難忘的「驚喜時刻」。上次在泳池邊抽筋,外國救生員衝過來問:\”Charley horse?\” 我當場愣住——這跟查理和馬有什麼關係?
原來在英美日常對話中,\”charley horse\” 才是地道說法。這個古怪短語起源於1880年代,據說取自芝加哥棒球隊一匹叫Charlie的瘸腿老馬。當你聽到有人喊:\”Hold on, I\’ve got a charley horse!\” 別懷疑,他正經歷小腿肌肉劇烈收縮的酷刑。
💡 專業場合則會用 \”leg cramp\” 或 \”nocturnal leg cramp\”(夜間腿部痙攣)。記得有次陪長輩看診,醫生皺眉問:\”Is the cramp localized to your calf?\”(抽筋侷限在小腿嗎?)精準用詞才能避免誤解。
有回在紐約地鐵站,親眼見識用詞差異——亞裔女孩蹲地喊:\”My leg has cramp!\” 周圍人遲疑觀望;另一位非裔大叔吼:\”Aw man, charley horse!\” 瞬間有人幫他扳腳掌。語言不只是單詞,更是打通援助的密碼。
下次抽筋來襲,別只會喊pain。摀著小腿說句:\”This charley horse is killing me!\” 或許能換來隔壁健身老手教你經典急救招:腳跟下壓時猛掐人中(他們真信這有用)。
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