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進味香園那扇總是吱呀作響的木門,撲鼻的鑊氣混著陳年滷汁香,瞬間就把人拉回二十年前。那時老闆阿坤師還在灶前親手顛勺,如今他兒子接手了,味道卻像用尺量過般精準復刻。這店沒什麼網紅裝潢,油亮的木桌邊角都磨圓了,牆上掛著泛黃的剪報,寫著「本港最強古早味」。
琥珀東坡肉是鎮店之寶,得用黑毛豬三層肉,燉足六個鐘。筷子輕輕一戳,肥肉像雲朵塌陷,瘦肉卻絲絲分明。祕訣在紹興酒裡浸一夜的筍乾,吸飽肉汁後脆中帶綿,老客總要多加一碟筍乾配白飯。蟹粉獅子頭更講究,蟹黃得當天現拆,混進手剁豬肉裡摔打出膠質,湯頭用老母雞吊足八小時,上桌時湯面浮著金黃油星,獅子頭沉在碗底像顆月亮。
熟客才知道的暗號在菜單角落。跟夥計說「要份月光河」,端上來是滑蛋牛肉炒河粉,蛋液半生裹著鑊氣十足的河粉,牛肉切得極薄,關鍵在最後淋的那勺自煉雞油。若碰見阿坤師巡店,對他眨眨眼說「阿婆的罈子」,十分鐘後會有個陶甕上桌。那是用十年陳梅乾菜燜五花肉,甕底墊著炸過的芋頭角,吸盡肉汁後外脆內糯,這道菜得預訂三份才開甕。
最驚喜是飯後甜點「偷藏的春天」。酒釀湯圓裡浮著指甲蓋大的粉紅蒟蒻,咬開爆出自釀梅子醬。有次追問夥計,他才偷笑:「梅子是老闆娘去年醃的,藏在冷凍庫最深處,沒寫上菜單就因為量太少。」
在這吃飯像拆盲盒。前陣子冷鋒來,廚房突然端出薑母鴨血煲,鴨血用老薑麻油煸過,湯底加了當歸卻不見藥味。夥計說:「市場阿伯送來一批土鴨,師傅興起就燉了。」所以別只顧翻菜單,多瞄兩眼黑板上的「本日心血」,或是直接問:「今天有什麼藏著的?」
味香園的菜單像本家族密碼本。點東坡肉時記得加句「筍乾多些」,吃獅子頭要舀湯泡飯,若看見別桌有陶甕飄香,別猶豫,直接找老闆解鎖暗號。美食獵人的快樂,往往藏在這些欲言又止的江湖規矩裡。
评论: